关于假装这个事情,本就热爱生活的人不会明白,但他们生活的方式和选择、生活中的点滴,都是值得学习的。我不太记得成家生子之前是怎么活的,自从孩子出生后,才有了比较强大的内驱力来学习如何热爱生活。我做过不少事情,去做时间管理、去健身、去看心理学的书、去学习投资、去学习生涯规划、带着孩子各种玩。而以前在工作之余,只有逛街购物吃饭这样的事情。从假装开始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因为我会马上行动起来,一件事情喜不喜欢不重要,做了再说,我会有多少热情就放多少进去,然后装着装着也就像了。至少孩子看到的妈妈还挺努力的,还算是个好榜样,我和先生也心情愉快。我知道孩子能非常敏锐地感觉到表象背后的真实感受,没有关系,孩子同时也知道我没有放弃努力。
上一篇写不动了,现在继续写写时间管理。
最初我照着一位大咖的方法,随身一本记事本,把每时每刻的事情和花费的时间按顺序记下来,同样是工作,最好不一样的工作内容分开记录,比如打了3个电话和客户沟通花了20分钟,包括思考和做电话记录的时间,之后在电脑上回复邮件花了35分钟。但如果忙了半天,等到想起记录的时候,并不精准了也没关系,写成工作这个大类也完全没有问题,比如工作包括打电话开会跟领导汇报,花了3小时。讲述柳比歇夫《奇特的一生》书中就是这个方法,我做不到他那么奇特,我能精确到5分钟10分钟就可以了,比如10:02-10:08烧水泡茶花费了6分钟。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如实。别有意无意地漏记,和同事聊天20分钟,这样的内容。这也是学着不责备自己,发呆和聊天也是有意思的一项生活内容。
这样记上一周一个月,是为了什么呢,大咖说这是为了分析,看看到底把时间花在了什么上面,看看你认为什么是最重要的事情,和你的行动所表达出来的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事情,是否一致。尤其是,为什么你觉得重要的事情,你却没有花时间去做?找找背后深层的原因,你深究一下,会有惊(yi)喜(wai)发现。不用问分析之后做什么呢,你有所发现之后自然会知道要做什么。
实际上我没有好好深究,不知道我的潜意识有没有悄悄地深究一下。我把这些记录整理成一份一天的日程列表,然后在上面改改改,比如,把聊天睡觉做梦合并到下午吃点心的部分里面去,都属于娱乐放松。上午早饭后不容易进入工作状态,就安排最简单的工作来热身。把沟通的工作放在一起完成。中午休息时可以听书听小说,这样上下班的路上就用来看书。
然后拿出全年日历或一个季度的日历,既然认清了到底哪些是重要的事情,如果是大快的事情就把它直接放入日历就好了,什么时候开始准备,什么时候进行,什么时候完成。如果是需要日常积累的事情,比如学习,那要插进每天或每周的固定时间里。另外,每周想一想周末的活动,安排好。
我总以为大概很多人都能自然而然地做好安排和计划,或者根本不用做计划也能顺顺当当、丰富多彩地过日子,于是我也自然而然地过,然后发现,并不能。那么就换个活法,嫌改变麻烦?难以走出第一步?先假装一下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