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雅的写作如何与世俗的财富携手同行
作家在世人的心目中无疑可以与高大上划等号,仿佛那是一个阳春白雪的纯洁温暖世界,不能有一点污染,否则就配不上作家的称号。
这样的想法是从学校时养成的,因为每篇能收录到课本中的文章都有着济世救民的深刻内涵,而作者写作时必然怀有悲天悯人的心情,而后运用高超的艺术手法通过文字展现出来给人启迪给人警示,让读者的心灵得到洗涤,让我们生存的世界更加美好。
换一种说法,也就是如果以赚钱为目的的写作是不可能写出留芳百世的文章的,只能是庸俗的娱乐性的或者是干巴巴的实用文章。
事实果然如此吗?如果这是放在古代,似乎论据充足,包括屈原李白苏东坡这些大诗人词人都没有靠文字生活,他们的诗词流传千古,但并未为他们带来什么财富。他们生活的来源是为官的俸禄和朋友的接济。到了现代社会,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写作已经成为了专门的一种职业,日本知名作家村上春树就写过《我的职业是小说家》。既然写作成为了专门的职业,就不得不与财富联系在一起。那以赚钱为目的的写作能不能写出留芳百世的作品呢?
答案是肯定的。
以生存为目的的作家比比皆是,其中包括一些举世闻名的大作家。不知道巴尔扎克的人肯定很少,那么谁能说《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不是留芳百世的名著呢?巴尔扎克可以说写作纯粹为了赚钱,赚钱一是为了还他不善经营的负债和维持上流社会生活的虚荣心。他几乎是没日没夜的写,最终导致他身体的崩溃。被称为民国第一才女的张爱玲,她的小说被夏志清极为推崇,她写作的初始目的也是为了生存,她甚至说过“出名要趁早”的话,她所说的出名就是为了有更多的稿酬。还有我们熟知的《肖申克的救赎》的作者斯蒂芬金,他写作就是因为当时做老师无法养活家人,《东方列车谋杀案》的作者阿加莎克丽斯蒂更是为了独立生存而写作,而他们的作品早已家喻户晓留传至今。
所以,以赚钱为目的的写作并不影响将来的留名。当然,如果你写作只是一味的取悦读者,内容庸俗甚至低级,那就另当别论了。还有就是上面提到的作者无一例外就是非常勤奋,他们一旦认定了写作这个职业,就不再分心,而是全身心的投入。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质同,迎难而上。写作需要有持续的热情,需要持续的定力,需要持续的学习阅读力,只要能够坚持,量变到质变是必然的。
村上春树在《我的职业是小说家》里写道:作家这个职业是最大度的,从不会拒绝新人,只会举起双手欢迎新作家的加入。有志于写作的朋友,如果有机会让你的名字有朝一日与村上春树印在一起,是不是很让人激动呢?
那就行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