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好家乡那一口

前些日子,远在深圳的一位朋友给我吐槽,他从小到大,就是吃家乡饭长大的,尤其是炒谷面米琪,那更是她的拿手绝活。可是在深圳,她无论怎么努力,始终做不出家乡那米琪的味道。

她说,原料还是那些个原料,人还是那个人,为啥一到深圳就做不出那味儿来呢?

听了她的话,我半开玩笑说,你做米琪的方法确实没错,但是你已经被城市化了。咱们家乡的米琪,一股子山泉水,一口大铁锅锅,柴火炉子咕嘟一下午。而你在深圳,煤气灶、过滤水、西洋豆、精装粉…哪一样都不是老家的原材料,唯一没变化的就是你这个做饭的人,结果土不土,洋不洋,当然做不出家乡那味道了…

最后,还是我给她支招,让她的老母亲从家乡,远赴万里之远,背着家乡的炒米、泉水、面粉、铁锅,去她那里做了一顿地道的炒谷面米琪。“那顿饭,一个米粒都没有剩下”她说“我要好好努力,认真活下去,不说别的,就为了再吃上一口家乡的炒谷面米琪!”

其实,她的“遭遇”是大多数离开家乡,外出打拼的游子的通病。因为好家乡的那一口,而生活所迫又吃不到,因为吃不到,所以总是惦记着,哪怕吃的是同名的饭菜,或者是同一个人做的,还是因为和自己心里的味道相差太远。其实,她们做的啥也不缺,说不定就是少了一口家乡的柴火气,少了一种在老家做饭的心情和精气神。

这种感受,就好像用一根狗尾草逗小猫,明明就在那儿,急得团团转,可是偏偏抓不到。

久而久之,自然就成了一块心病。

这种心病,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乡愁”!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古城小镇上的习俗,中秋是要吃饼的。 父亲端着盘子走出厨房。白瓷盘子里的月饼像一朵安静怒放的菊花,饱满,丰腴。 “中...
    辰之我心阅读 3,741评论 7 16
  • 曾经有篇文章说每个人的饮食习惯大概是在12岁之前就形成了,而且思乡的文章大多思念是家乡的美食,对每个人在童年...
    离落8311阅读 4,417评论 0 6
  • 我的家乡池下村位于山西省陵川县西北,东北连壶关,西面望高平,西北接上党。四塞之地,各地乡风民俗传说故事在这里酝酿。...
    远方_3b26阅读 6,333评论 0 2
  • 木白│文 趁着还有几条香薰薰腊肉,我是有心情来写一写它;要是吃光了,我不能边干咽着口水边写字,这样的话太痛苦了。 ...
    木白子阅读 3,169评论 10 10
  • 秋,渐渐变冷,奶奶英子想您了。想起儿时闻您的水烟味好香,躺在您的怀抱好温暖,您右手抱着我,左手拿着水烟杆,几岁的我...
    吉英子阅读 3,33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