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老先生早就说过,他最喜欢逛菜市场:“到了一个新地方,有人爱逛百货公司,有人爱逛书店,我宁可去逛逛菜市。看看生鸡活鸭、新鲜水灵的瓜菜、彤红的辣椒,热热闹闹,挨挨挤挤,让人感到一种生之乐趣。”
大抵爱吃爱喝的人对菜市场是有真感情,我每次去不同的城市,除了当地的好餐厅和酒铺子,最爱去的也是菜市场,菜市场才是看当地人怎么吃和怎么生活的地方,当地特有的食材肯定也在菜市场才最鲜活。
第一次去巴黎的时候,住在索邦大学北面的一家酒店,正赶上周日,和女朋友去第五区MarchéMonge专在周末开设的露天市集,因为位于拉丁区,所以大学城的年轻人和旅居的外国人很多,,虽然是小小的家常市集,但是内容很丰富,西头进去有一家熟肉铺子,卖肥美焦黄的烤鸡,旁边就有一个贩卖各类腌渍食品的摊位,有各种颜色、大小的咸橄榄、橄榄油浸的银亮的沙丁鱼、甜熟的晒干小番茄,小几块钱买几盒回去,路上再找一家卖酒的铺子,买支啤酒或是瓶清爽的桃红葡萄酒,坐在法兰西工学院前面的台阶上简单吃喝一番,非常周末的舒服的一餐。对于喜欢甜食的朋友,路底有一家巴黎擅长做éclair的甜点店Carl Marletti,酸酸甜甜地再有个甜美结束也是很赞的选择,吃饱喝足以后,也可以有个餐后散步,稍往西走一些就是莎士比亚书店,在那儿可以想待多久待多久,神往下当年乔伊斯的《尤利西斯》阅读会,你可以正式宣称自己是文艺青年了呢。
去过海拔最高的菜市场应该是位于在香格里拉迪庆市主干道上的建堂镇集贸市场,海拔2800多米,刚到了迪庆我还暗暗庆幸自己没有高原反应,兴高采烈地出了酒店凭着直觉一左转就进了一家集贸市场,那才叫见了世面:整扇整扇的腊猪肉、金光闪闪的藏式铜锅灶、从来没有见过的根茎类高原蔬果,一下子兴奋地就高原反应了,“腾腾”地鼓着每分钟100多次心跳的小心脏买了四大块砖头样的红糖。这个市场一半是菜场摊位,一半是开着明火的小吃档位,穿着白族服饰的大妈将一整只油汪汪的鸭子从一个独栋泥炉里吊出来,放在二十厘米厚的木桩案板上铛铛几刀剁开,旁边是在半米高的火焰壮族阿姨用厚铁锅炒出来的饵丝,不管男女老少,都管我亲切地叫小妹,吃一碗7块钱的饵丝和暖壶里倒出来的砖茶,我的心跳也终于缓和下来。
近几年去佛罗伦萨,最念念不忘的是老火车站旁边中央市场的牛肚包,那儿常年有位裹着黑色头巾十分性感的光头大叔,指着铺子里咕嘟嘟煮着牛肚的大锅和牛肉的大锅,等你示意好了手起刀落地切碎放在白面包里,选好绿色辣酱或红色辣酱,配佛罗伦萨当地的啤酒,位于托斯卡纳大区的佛罗伦萨啤酒是意大利最好的啤酒产地之一,即使是在罗马,我们去波各赛美术馆买啤酒的时候,蓝眼睛大叔也会指着左手和右手大约一千到三千米的方向问你,是喝佛罗伦萨的啤酒还是喝阿托阿迪杰的啤酒。
回到中央市场,等你吃好牛肚包以后随意一逛,还能看到一家禽蛋店,有只草编的母鸡乖乖窝在草窝里,旁边是一筐筐漂亮的起着不同名字的鸡蛋,不远处是一家专卖各式肉肠火腿的熟肉铺,他家的野猪肉辣香肠有着不同的肥瘦度,必须好好尝尝来决定带谁回家。美艳的水果蔬菜摊位不用多讲,若是要来个甜蜜的结尾,就去再找一个专卖Cantucci can Vin Santo杏仁小饼干的铺子,当地人喜欢用这种略带杏仁苦感的小硬饼干浸在Vin Santo甜酒中吃,当然,最后的最后也少不得一杯Espresso,才好为这一大顿做个利索的总结。
在北京我最常去的菜市场有两个,三源里当然不用说了,全北京的洋厨子都一定会去那儿找食材,而我家门口工体南路法国文化中心对面的菜市场则是又洋气又市井,冬天里去永远能碰到数只穿貂儿的主妇——纯白的、鼠灰的、金褐的长短貂儿,背着环保袋买丑橘和有机花菜、胡萝卜,而门口唯一一个卖花的铺位也是最美的白玫瑰最早断货——“被一老外包圆儿啦!明儿个请早”,赶个七夕节去老板忽然精心地包扎起了一整束艳丽的红玫瑰,还是隔壁蔬菜摊老板买给媳妇儿的,在雾霾的冷冬里,看着这一幕幕真的又温暖又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