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底至8月初,盛夏炎日,我和老余回到了家乡,回到了父母身旁。
时至仲夏,田里的稻,山上的树,埂上的草,把整个大地铺成了绿色,生机勃勃。而或稀或密的村庄,白墙黛瓦的农舍,点缀其间,形成一幅宁静闲致的山水画,这,就是我的家乡,心永远向往的地方啊!
回到家,我只有一个身份,那就是爸爸妈妈的女儿。摒弃掉那些烦恼彷徨、不甘纠结,不再焦虑,每天睡到自然醒,趁太阳初昇,晨光熹微,避过暑热,去屋后面的乡道上跑上5公里,算是完成一天的活动量。那只名叫金豹的狗,总是陪着我,时而在前面领跑,边跑边回头看我跟上没有,时而嫌我慢,开个小差去周边游逛,然后一路小跑跟上我。一人,一狗,我们是最美的风景。
跑完步,就开始一天的主题:吃。准备一日三餐,是我们在家这些天妈妈的工作重心,端上桌的每一盘菜,都是妈妈冒着酷热,灶前灶后忙上好一阵的成果。餐间食物也应有尽有,消耗最多的是西瓜,自家种的西瓜,基本上全部采摘回来,一溜烟地摆在房间里,又一个个源源不断地进入冰箱,成了我们消暑的佳品。
回家这些天,气温都在37度以上,白天是不敢出门的,晚饭后一方面为了消食,一方面为了弥补一整天啥也没干的懈怠,会趁着夜色气温微凉出门散步。沿着林伯渠风景区宽阔干净的柏油马路走上一圈,时不时有一丝丝清风,零星的路灯闪着微光,路灯下两个人的影子拉得很长,我和先生,听着沙沙的脚步声,静静地不说话,享受夜的宁静。老乡们辛苦劳作一天,睡得很早,远远近近的农舍都很少有灯光,整个村庄收起一天的热闹,沉寂在夜色里。马路边高大茂盛的行道树上此起彼伏的蝉鸣,偶尔闪着灯光驶过的汽车,打破了夜晚的寂静。抬头一望,天空高远,没有飞鸟,也没有飞机掠过,只有点点繁星闪耀,还有一轮皓月高挂,俯瞰着这寂静尘世。
这就是家乡的夜色啊,没有灯火阑珊,只有明月清辉;没有喧嚣繁华,只有恬静冷清。但,这才是夜的本色,也是我喜欢的。
回家这些天,脚步丈量着家乡的田野,一草一木,一树一花都让我心生欢喜,连随处可见的狗尾草,似乎也长得比城里的好看。家乡也用硕果回馈我的欢喜。傍晚时光,趁太阳还没下班,沿着潺潺流水,溯溪而上,在田埂上发现一溜桃树,红通通的桃子挂满枝头,喜煞我也。苦于空手而来,只摘了几个塞于口袋,回家一尝,清甜中带微酸,味道尚可。既是野生,无人照料,故个头相对较小,有的带麻点,甚至还有虫眼,但胜在纯天然,妥妥的绿色食品。老天慷慨馈赠于我,我怎能辜负这一番好意?次日一大早,趁露水未干,霞光初霁,携一大竹篓,爬树攀枝,满载而归,同行者三人:老妈,老余,我。
这是一场轻松寻常的交换,我付出对家乡的热爱,用心观察,在每一片落叶的纹理里,在每一滴露珠的折射里,在每一声鸟鸣的回响里,融入情感,悉心体会。我明了:我从未离开过家乡,即便暂时远隔千里,自己也是这里的一部分。回到这里,在清晨的滚着露珠里草丛里停下脚步,在秋分的月光里放缓呼吸,在一片落叶里看懂轮回,那些精神上的拧巴 、焦虑、内耗,自会像晨雾遇到阳光那样,慢慢消散。
夏日的午后,站在老枫树下,心中微微一怔,我在这里,什么都不用做,没有需要解决的问题,没有需要制订的计划,只有阳光、树荫和微风吹过树叶的声音时,唯有感叹:回家,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