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气预报的精准提醒,2021年冬天的第一场雪如期而至。
昨夜雪花飘落地面的滴答声,我以为可能早已被仍然温和的地温融化。
清早起来,路面果然是湿的,黄叶憔悴堆积。
唯有停车位上的小汽车的金属车顶上还残存些未化的积雪。
数个周末里,我曾在郊野呼唤的冬,迟迟不肯露出冰冷的面纱。
昨晚,她终于迈着轻盈的舞步,在夜深人静的时刻款款而来。没有疾风,只有滴答的脚步声敲击着你的窗棂。
我曾感叹大自然生命的顽强,我曾惊叹秋天的执着和韧性,秋要肆意挥洒自己的热情,要尽情的展示自己绿色与金黄,深红和浅红。
我自己仿佛也和秋天的心情一样不肯错过瞬间的美丽。
我曾在八月的最后一天捕捉《夜雨中的温馨》;
我在金秋的九月,《雨后忆海棠》;
我在连续不断的秋雨中,强作日更《天净沙 雨后清晨》;
我在中秋的前一天,和可爱的孩子们在课堂上《“咏雪”“咏雨”迎中秋》;
在月圆人圆的中秋节,我漫步街头,撑着伞,《雨中迎中秋》《雨中迎中秋》;
为了不间断简书的日更,我读着苏轼、白居易、辛弃疾的中秋诗词,随笔写下了《皎皎中秋夜,是谁在相思》,凑出来当天的作业;
国庆小长假期间,逛完了菜市场。那天菜贩的对话,触动我写下了《雨怨》,渴望着太阳的笑脸;
在紧张地培训期间,我在小组自由讨论活动完毕,忙里偷闲,捕捉《深秋,那一抹新绿》,努力去寻找生活中的美好与生命中的坚强;
上周末,我驱车市郊寻找秋日里的黄花,却意外发现了秋风中的树树深红与浅红,写下了《周末,游松石园》,中国美丽乡村在我的眼前层层铺开;
昨夜的雪,今天早上依然在飞舞。
母亲的电话里却忧心忡忡的说:
“这不是一场好雪,大片的过冬大白菜还正在卷心,需要秋阳;因为今年的秋雨太多,晚种的冬小麦也经受不住雪的寒冷,否则,明年会全面减产。雪花落地如果马上化入泥土,就是土地极好的墒情。“
想起这两天的“屯粮新闻”和“降温天气预报”,我顿觉母亲的眼光和胸怀着实令我崇拜。
我的日日忙碌都不及一个近八旬的老人的所想、所挂。
一切都如老母亲所愿,上午10点左右,所有积雪融化,但愿雪水化作墒情,明年是个丰收年!
写到这里,不由想起白居易的《观刈麦》中的诗句: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