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篇——亲爱传(爱的时差)

那年,我正值壮年。

有个美丽的妻子,有个像我的儿子。

门前有几亩良田,良田上撒着几只母鸡。

很幸福的活着。

突然有一天,儿子哭着闹着想吃汉堡。

我不知道那是什么,听着儿子的描述——全然是转达同学的口述。

东一趟,西一腿儿的。

我大概认清了,那是来自西方的包子铺。

我和妻子满口答应。

看着她一蹦一跳去上学的背影。

妻子去和面,我去切菜馅。

最后看着满锅的包子,妻子把最后的两个面团,揉成了扁平的形状。

“就这样的馒头,我娘看见都得说浪费。”

妻子抱怨着,我轻声笑着。

我刚想把白菜馅儿放进去,妻子叫住了我。

然后走到冰箱前面,把本想留在过年吃的腊肉,切下来了一块儿。

“孩子想吃带肉的,就拿点吧”

妻子切好肉后,嘴馋吃了一块,看见我后,也拿给了我一块儿。

我笑着摇手,说不想吃肉,顺便压了口吐沫。

把拌好的馅儿,放在了两个“馒头”中间。

等开锅后,我和妻子脸上都露出了愁容。

“我就说这样不可能熟吧。”

于是,妻子又拿了一点面,再次包成了两个扁平的“馒头”。

他先是把这特殊的“馒头”,先是蒸熟。

把原来的那些半生不熟的馅儿取了出来,稍微过了便锅后,总算是露出了肉本该有的香气。

“这下好了。”

等到孩子晚上放学后,妻子还特意整了个仪式。

把稍微大的碗倒扣在光滑的盘子上。

孩子甚至都没怎么动脑筋。

就猜出了那是属于他的“汉堡”。

看见“汉堡”的模样,孩子开心,妻子高兴。

我自然也乐呵。

孩子高高兴兴的看着这个“艺术品”。

欣赏够了才开始吃饭,他狠狠的咬了一口。

嘴里直说着好吃。

妻子让他吃饭时别说话。

孩子把“汉堡”递给了他的母亲。

他母亲愣了一下,爱溺的眼神中,倒映着被轻轻咬了一口的“汉堡”。

再次递到我的面前,我还是那样的说辞。

不爱吃这个。

和我的父亲一样。

直到第二天放学。

孩子好像很不开心。

妻子怕他生病,连忙嘘寒问暖。

结果孩子只是摇了摇头。

他说:“妈妈,我的同学说的汉堡和我吃的那个好像不太一样。”

妻子思考了一下,蹲下来跟孩子说。

那是两种款式的汉堡。

孩子点了点头,晚上又凑到我的面前。

我思考了一下,给了他一个回答。

其实咱家那是自己做的“汉堡”,并不是真正的西方包子铺里出来的汉堡。

你要想吃,等有钱了肯定给你买

孩子点了点头,能在明晃晃的灯泡上,看见他眼中的失落。

后来我和妻子老了。

孩子带我们来到一家“西方包子铺”。

点了三份,我这一辈子都没尝过的,“西方包子”。

他对我们说。

爱一个人有两种方式。

一种叫做谎言,一种叫做真相。

他们都像一把封了鞘的利剑。

没有伤害,却十分沉痛。

一个刺伤在未来,一个刺伤在现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支付 ¥1.00 继续阅读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