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的阅读生活不轻不重,同时读很多书,但都不需要犹如深入哲学探讨那般晦涩、需要全力以赴,作为一个业余读者来说已然是很棒的状态了,正所谓六经注我,现代人做什么事情主要是自己愉悦,别人都不太重要了。参与他人的人生都不过是一厢情愿,而非我们自私。人们随着整体性进步,个体需要有这样的认识。
重读了村上春树的《1q84》。对我来说很奇怪,他的文字有点过于好读了,但又乐此不疲,这在我的阅读生涯中很少见的作者,因为通常我对于过于简单的阅读是没有兴趣的。客观上来说,给我的启发也不多。
《贾平凹游记》犹如文字惊雷震颤在我的心尖之上,他的文字很像小时候语文课里的课文 ,但和《背影》又有巨大不同,其中蕴含古文的影子。看一件事物或一篇文字,有种眼前的高山注定我无法翻越的感觉,只能仰止,或是面对没有船的大海,望洋兴叹。看贾平凹的这本书,我什么都不愿再写了。一种同为文学书写者而备受打击的感觉,虽然我是业余的。看其他作家的书,虽然好,但感觉距离自己也不是很远,但贾的文字,于我来说, 只可远观,无法近探;是能力的绝对压制。但还是很好看。
今年终于读完了《阿特拉斯耸耸肩》,知道这本书的读者一定知道它的厚重,以及对安·兰德的心情。我不完全赞成她的思想,但始终忍不住读她的书。一方面其思想缺少现实的复杂性,也就是对具体的个体和具体的情况缺少关爱,但另一面是尊重个人努力,这是多数读者能够接受的。也许是水土不服和时间久远的关系,用今天的、我们的视角读安·兰德,多少有些错位,这不能怪她,也不能怪每个读者自己。我惊讶于这么厚的书(上下两册),我居然看完了。想必所有读过的人都会记得一个名字吧。
我挺讨厌过年的,其实是讨厌把时间人为的区分,没有所谓的年度书单,有的只是一本本书,以及每句话、每一段、每一个章节中人们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