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四月,山西宁武,气候依然寒冷。在海拔1900米的地方,驱车寻找海子。
景区很大,而且没有什么路牌,纯粹就是误打误撞,一边问村民一边往前走。看到前面是烂泥路,一辆小车陷到泥巴里,当地三轮车正在卖力的拉。
我不由的从车窗里,往东边看了看。这时我被眼前的景色惊呆了,原来是一大片金黄色湿地。
这个湿地非常奇特,一团团的草高低起伏,呈馒头状,连绵不断,向着远处的高山蔓延开来,特别辽阔。草中间有水泡子,由于气候原因,草还没有返青,仍旧是金黄色,远远望去,非常漂亮。
人们说:这就是红军长征走过的沼泽地吧?这种湿地在山西这样的地方非常少见,但它似乎又有些不同,不是很深很软的泥浆地,上面覆盖着一层草,踩上去比较坚硬。不会把人陷进去的。
这样的湿地到底怎么形成的?也许这个地方原来也是大面积的海子,现在正慢慢干涸起来,露出河床,这是我的猜测了。
草地中间还有深蓝色的小水潭,在金黄色的草地的映衬下,犹如散落人间的碧玉,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
司机技术很过硬,加大油门,绕过过了烂泥路,泥水四溅,看起来很刺激,有惊无险。
村民们告诉我们,离公海已经不远了,我们绕过一座山,继续攀爬,隐隐约约感到山向着中间凹下去,山坳里似乎有东西,但就是看不到。
刚刚拐弯,一个圆形的湖悬浮在山巅,突然跳进人们的视线里,人们都激动得欢呼雀跃。太美丽了,真是一种无言表达。谁也没有想到,群山环抱之中,会出现这样一个蓝色的海子,就像王母娘娘的瑶池镜,落入了宁武这样的神奇地方。
正准备下去近距离欣赏湖光山色,一群狗狂叫着跑过来,总有七八条。看来要和我们这群闯入者战斗到底,为首的两条大黑狗跑得最快,但到了我跟前却又摇头摆尾的,向我发出友好的信息。
我摸了摸他的大脑袋,扔给它了一个饼子,它更高兴了,舔着我的手,对我俯首帖耳。
坐在湖边高处,选择了一个制高点,搂着大黑狗,静静的欣赏这个圆形的湖,这个湖叫公海,也叫元池,面积0.36平方公里,水深15m左右,蓄水540万立方米。据记载,天池水“阴霖不溢,阳旱不涸,澄亭如鉴”。
这个地方的确很神奇,大大小小的海子分布在群山之中,大约有15个,现在已经剩下四个了,大部分都已经干涸了。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小湖?看地形也不像是火山湖,也没有发现火山岩。周围都是红色的页岩,看来是沉积形成的。
元海和琵琶海附近的山坡上,常能见到圆塔型石堆,一层层的薄石片是由麻页岩风化而成的。在天池和元海之间还能见距今300万年前的冰臼。
湖边的砂岩层层叠叠,形状各异,可以判断这些地方原来都是湖水的,由于地壳运动气候变化,已经变得干涸了
既然有公海也有母海,这个母海叫“马营海”,据说是唐朝军队的饮马河。河水清澈,莲花漂浮。
马营海比公海面积大,对面还有海瀛寺庙,据说615年隋炀帝来天池避暑,修建了气势恢宏的汾阳宫。
村里为了纪念,每年的六月十五都要赶庙会。
很多人来到这里,只看到马营海(也就是天池)这一个高原湖,根本没有目睹群山环抱的天池群,还有马营村独特的地貌。
宁武天池是我最喜欢的地方,我们是幸运的,由于走错路,看到了湿地,美丽的公海。后来又沿着一条小路,从一个不知名的小村就出去了。这个景区很有意思,地方太大,很原始,所以我很喜欢,夏天我还会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