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度夏,喜欢喝绿茶,龙井居多,而自打接触了白茶,我夏季饮品的主角就已经换成了它。
我不懂白茶,什么产地啊名称啊来头啊我并不能给你如数家珍娓娓道来,不过有什么关系呢,舌头和味蕾总骗不了人,忠于它就够了,自然是通向心的路径。
从一入口,我就知道,它就是我喜欢的那一道茶之真味。
以前写茶,从来就没有写下去过,写着写着就跑去喝茶了,总觉得描写饮食类的东西,品过的人自然会知道味道,没品过的人看了描述也还是离真的明白那种味道差那么点意思。
不过现在的想法变了,感受是可以用来交流的,写茶就是为了传达这种感受,品过的人自有会心的了解,没品过的人看了也会心向往之。是文字给了我们这种神奇的联系。
白茶这几年火了起来,不过我对它的留意却是来源于之前看过的纪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里面讲到白茶的一段,一个正在修缮的禅寺,寺里一个师父,煮自己做的白茶给工匠们奉茶,以解暑热,茶,是一种人和人之间情谊的传递,白茶,在这里,是一种慈悲的传递。
画面转到师父制茶的场景,山里采来的叶子,在寺后的一块平整的山石上摊开,在阳光下自然萎凋。
我看到这里的时候觉得制作白茶真的是很接近禅意啊,看似像是扫地僧每天扫地一样那么平常的功夫。果真,师父淡淡地说制作白茶看似简单,但是并不好掌握,气温,在阳光下晾晒的程度,水分的控制,晾晒的手法都会影响白茶的制成。
一杯好茶的功夫,可以汗流浃背热火朝天,也可以轻描淡写轻拿慢放,反正总有你喜欢的那一味。
因为被这片树叶给吸引了兴趣,但是还不愿意跟学究一样去背什么茶叶分类啊名称啊产地啊之类,我想听听茶的灵魂,这片绿色的树叶和人的故事,于是找到的书都是些有故事的书,不知道你想不想也看一看。
《茶之路》这本书已经忘了是怎么找到的了,拿到手封面就吸引了我,这才是讲茶的书啊,像是带着一股青草的香气,看过就爱不释手,《生活》团队的一群人从2013年的春天出发,用一年的时间,走过了四十多座茶山,与当地的茶农和制茶师以及茶叶邂逅的故事,“茶归山林,人归自然”,“最终启迪爱茶之人潜心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听起来很棒是不是。
《茶人三部曲》,我觉得是蛮长的长篇小说,但是我简直是读的不想放下,到最后结束的时候还有些意犹未尽,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女作家王旭峰的作品。作为一个茶人(自己认为自己算是个茶人吧),肯定会对茶的前世今生(也就是茶的生长啊制作过程等方方面面)有些好奇,自己还没有亲身去体验过,就遇到了这部书可以带你经历一个茶叶世家几代人生活的旅程,真是过瘾。
还有,当然,《茶,一片树叶的故事》这部一共六集纪录片是一定要看的了,最早是一个茶艺师老师请我们喝茶的时候推荐的,那时候,在春天的午后,茶室里的茶席上铺满了窗外暖暖洒进来的阳光,手中杯里的茶汤也荡漾着春日阳光的金色波光,还真是幸福的体验。等回去有时间静下来看这部纪录片已经到冬天了,温暖的房间里,跟着这部纪录片又重回到春天的心情,跟着它,在世界各地有茶之地穿行,我们祖先发现的叶子,是这样一种欣欣向荣的存在。
目前我在喝的白茶,有两种,一种是朋友分享的私茶,白牡丹茶饼,野山白茶,泡开是淡淡的清香,温和而柔滑,说不出那香,花香亦或是木香,像是温润的小女子一样,轻轻甜甜;另一种是在茶小隐的店里收到的唐望的月光白(有时候真是要用抢的,好茶量少,过不了几天就抢不到了,要喝的话只能等下一年的当季了),如果你读《茶之路》,你会邂逅唐望,听听唐望的故事,看看他是怎么离开城市进入丛林,于茶之中觅本真的,喝喝唐望的茶,体会来自远山的纯真。
在长长的苦夏,这里的温度已经飙到40度上下好多天了,捧一杯白茶,解暑养颜的同时,有着心静自然凉的好心情,也不错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