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65后,我们这一代,学校里教了很多,却没教怎么做父母。
移民到新西兰,本以为年龄小的孩子会比成年人更容易适应新的环境,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许多华人移民家庭,只有妈妈一人带着孩子,父亲留在中国赚钱做事业。这种状况在亚洲移民家庭比较多。由于长期夫妻两地,还要面临适应当地语言文化的压力,妈妈自己渐渐会生出焦虑急躁等负面情绪。
孩子是父母的投射。一个自信开朗活泼的孩子,必来自一个温馨有爱的家庭。
前几日,我照顾了一位华人小姑娘,暂称她H 姑娘。H姑娘年仅19岁,长得很漂亮,我医院里洋人小护士也惊讶于她的美丽。可是H姑娘是做为精神有问题被家人送进医院的。
我看了记录,H姑娘大学只上一年就休学在家了。新冠疫情以来,她封闭自己在她的卧室里,几个月也不出来,母亲没有办法,将饭食放到她卧室门口,她有时吃,有时不吃。父亲常年在中国工作,母亲在她14岁时,生了一个小弟弟。
交接班时,我的洋人同事告诉我,是H母亲执意要留她住院,原因是生活不自理,不洗澡不刷牙,偶尔只吃一点儿东西。进医院后,H姑娘已经一天不吃不喝。做为H姑娘的护士,我们又是同胞,我自然要多关心她。
我花了一个多小时和她聊天。了解到她是8岁时跟着母亲到新西兰。在初中以前,母亲带着她时而在新西兰上学,时而在中国上学,她觉得童年是不稳定的生活。初中才确定在新西兰读书,不再两处奔波。
她休学是因为遇到了挫折,具体什么挫折她没有说。因她休学在家,母亲不时会有怨言。H姑娘说母亲希望她永远都不要回家,我说:“怎么会?哪有母亲不希望孩子回家的。” 她说:“我妈妈说了很多遍了,如果我不在了,她会生活的很轻松,她巴不得我死。”
我开导她道:“你母亲一个人照顾你和弟弟,和你父亲长期两地分居,她的心情估计也不会好,她说的都是气话不能当真。” 她说母亲的心情灰暗。“我妈妈才需要帮助,不是我。可是她自己不承认。”她说。
我继续开导她:“你小小年纪来到这里,肯定也经历了许多,我的儿子也是在7,8岁的时候来的。这里的功课,我想帮也帮不上。大人们觉得自己不容易,其实你们小孩子也不容易,只是你们不会表达出来。”
听了我的话,她有些触动,“我妈妈如果这么想,就好了。” 她说。
“我非常理解你妈妈的处境,因为我也是一个人带着我的儿子。所以你和你妈妈的心情我都能理解。”
那一晚,她总算是喝了一杯水和一杯饮料。她的看护(我们给她安排24小时看护,以防她溜出医院或自我伤害)汇报,她一口气喝完,还是不吃东西。
第二天,她不归我照顾,但我还是关心她是否吃东西了。她的护士告诉我她已经开始吃饭了,并转告我H姑娘很想见我。
见到H,她对我说:“谢谢阿姨对我的关心,请您放心,我会好好吃饭喝水,配合医生和护士,早日出院。” 我非常高兴她的变化,鼓励她开始新的生活。
从她的房间出来,我有些感慨,孩子是个好孩子,知道感谢感激。做父母的,当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抱怨甚至口出恶言,是否应该想想我们自己的问题呢?
孩子,大多数人都会生养。但你会生,就意味着你是合格的父母吗?做父母是需要学习的。如果你想你的孩子好,首先你要学习做合格的父母。这也是我的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