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朋友突然发微信给我
“我才发现《再别康桥》
是写他与林徽因的故事
徐志摩实在太渣了”
我对这些稍有历史色彩的东西都不太了解
只大概知道一些关于徐志摩的评价
可能是女生天生“八卦”心理作祟
我便迅速早网上搜寻了一些相关资料阅读
“快餐似饿补”了一下徐志摩的一生及人物关系
徐志摩一生跟三个女人产生联系
张幼仪、林徽因和陆小曼
但是粗略的大致了解后
我特别想谈谈张幼仪
从她和徐志摩成为夫妻的那一刻
好像她的名字就被打上徐志摩的标签
搜索词条最多出现的也是“徐志摩前妻”
但是正是这一个被徐志摩嫌弃的“乡下土包子”
但正是这么一个15岁就嫁给他的人
后来成为了教师,成为了商业储蓄银行副总裁
她将自己的人生分为“去德国前”“去德国后”
但我应该说是与徐志摩“离婚前”“离婚后”更为准确
在她毅然结束这段没有结果的婚姻的时候
她才开始了她真正的人生
真正意义冠上自己的姓名生活
学德文并进入裴斯塔洛齐学院学习
回国后在东吴大学教德文
后来担任银行副总裁
开服装厂并担任总经理......
这才是本应她的精彩人生
让我想起一句话
不是在苦难中灭亡
就会在苦难中重生
她,最终凭借自己重生了
百度百科有一段话记载如下
有人问她爱不爱徐志摩,她答道:
“你晓得,我没办法回答这个问题。
我对这个问题很迷惑,因为每个人总告诉我,
我为徐志摩做了这么多事,我一定是爱他的。
可是,我没办法说什么叫爱,我这辈子从没跟什么人说过‘我爱你’。
如果照顾徐志摩和他家人叫做爱的话,那我大概是爱他的吧。
在他一生当中遇到的几个人里面,说不定我最爱他。”
这样的回答,厚积薄发,
就像一个依靠勤奋取得好成绩的学生,
远兜远转,嘴上谦逊着,可内心磅礴的自信,
无意中,还是渗透出一种剽悍。
去冠上自己姓名努力生活吧
不再任何人笼罩的阴影下面
只是自己,只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