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智能手机被普及后,我们时常能在电视上看到“孩子玩手机刷掉爸妈几万块”的新闻:
比如上图最后这条新闻,就是一个12岁的男孩,偷偷用爸爸的手机玩游戏,不仅花几千元买游戏装备,还花了上万元给主播打赏,真是比一般的上班族还阔气。
然而,男孩的爸爸只是一名普通的装修工人,并不是什么有钱人,儿子随随便便给主播打赏一笔钱,都是爸爸辛苦工作几个月才能赚到的。
看到这样的新闻,我们除了怪孩子不懂事,不知道体谅父母的辛苦,其实还应该好好反思一下,我们对孩子的金钱教育,有没有做到位。
很多父母都不敢,也不知道怎么跟孩子谈钱。
可孩子越是对钱没概念,就越容易大手大脚地花钱。
与其没收手机,不让孩子玩游戏,不如尽早帮他建立一个正确的金钱观、消费观,才是对孩子、对家庭一劳永逸的做法。
如果你也不知道怎么开口和孩子谈钱,不如看看下面这3件最重要的事,尽早把财商教育提上日程吧。
01 钱是什么,钱从哪里来?
培养财商的第一步,就是教孩子认识金钱。
曾经在节目里看到,主持人问孩子们钱是从哪里来的。
有孩子说,钱是从银行的机器里吐出来的。有的说,钱是爷爷奶奶过年给的。
还有的孩子以为,钱在手机里,只要刷一下,就能想买什么买什么。
觉得钱来的很容易,而且想要多少有多少,孩子当然就不会珍惜钱了。
为了让孩子对金钱有一个正确的观念,尤其是上学后,不要和同学盲目攀比,不用花钱请客的方式收买同学,我们有必要告诉孩子,钱是什么,钱从哪里来。
首先,我们当然要告诉孩子,钱是爸爸妈妈辛苦工作挣来的。
不过光嘴上说还不够,有机会的话,应该带孩子去看一下我们的工作场所,或者通过拍视频,看电视节目的方式,让孩子了解大人是怎么工作和赚钱的。
比如去超市的时候,我们可以告诉孩子。
“收营员阿姨每天要像这样站上整整一天,帮我们结账、算钱,这就是她的工作,是不是很辛苦呀?”
像这样给孩子介绍不同的工作要付出什么样的劳动,能怎么帮到别人,不仅能帮助孩子认识到,钱是通过辛苦劳动换来的,还能让他明白工作的价值除了赚钱,还有帮助别人。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用具体的方式,让孩子感受钱的多少。
比如买东西的时候,让孩子看一看价格标签,一个甜甜圈是10元,一辆玩具汽车是100元,一套乐高积木是300元钱。
然后告诉他,妈妈一天的工资是多少钱,比如6000元一个月,那么一天就是200元钱,连一套乐高积木都买不了。
而且妈妈赚的钱,还要用来买我们吃的菜,家里的水电费,还有你上学的学费,所以我们只能拿出一部分钱来买玩具,不能想买什么就买什么。
这样一算,孩子就明白钱是有限的,不可能买下所有想要的东西。
另外,我们可以鼓励孩子把想买的玩具画在纸上,做成愿望清单,然后在节假日,或者用攒零用钱的方式,有计划、有取舍地买。
02 培养孩子存钱的习惯
当孩子对钱有了基本的了解,我们就可以定期给孩子发放零花钱,来让他真刀实枪地体验一下。
有些家长担心,给孩子零花钱,他乱花怎么办?
但就像我们小时候学骑车、学游泳一样,光靠家长口头的教,是教不出高财商的孩子的。
只有让孩子真正去管理一笔钱,自己决定把钱花在哪里,多少钱存起来,孩子才能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学会和钱有关的知识,也才能在将来轻松地驾驭更多的钱。
关于怎么发放零花钱,小样妈有这样几点建议。
年龄小的孩子,可以按天给,年龄大的孩子,可以按周、按月给。
给的零花钱不用多,要是钱足够花,孩子就没办法学会分配和取舍,也没有动力刻意储蓄了。
孩子的零花钱怎么花,我们只能提建议,不能限制太多,要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
不用担心孩子花得不合理,就是要让孩子体验到乱花钱的后果,想买东西的时候钱不够,他才能学会节俭和储蓄的道理。
如果孩子花钱合理,一段时间后,存下来一笔钱,我们可以给他一定的利息作为奖励。
但如果孩子提前把钱花完了,又问我们要,我们要坚持原则,要么让孩子等一等,要么让他用劳动赚钱。
03 强大的复利,让钱滚雪球
除了这些建议,小样妈还想和大家聊聊上面提到的利息问题。
我们从小就知道,储蓄是个好习惯,但我们长大后,还是会很随意地花钱,几乎存不下什么钱,原因就是我们没有体会到,储蓄到底有什么好处。
这里想给爸爸妈妈介绍一个经济学的概念:复利。想要鼓励孩子存钱,用这个概念一定有效。
什么是复利呢?简单来说就是利滚利。
比如我今天存了100元,一年后有5元的利息。那么第二年,不仅这100元会继续产生利息,第一年的5元收益,也会同样计算利息。
复利的力量有多强大呢?
比如我们每周给孩子10元零花钱,如果不计算复利,那么一年后,孩子一分钱都不花,可以攒到520元。
但如果我们按10%的复利,每周给孩子发利息。
第一周没有花掉这10元,我们就发1元的利息。第二周,按11元计算,就是1.1元利息。看起来很不起眼对不对?
但一年下来,你猜孩子能攒到多少钱?答案是15515元,是前面520元的整整30倍。
这就是复利的威力,时间越长,财富的增长速度越快。
我们不必真的按10%的周利率给孩子发利息,那样的话真的会破产,但我们还是可以用同样的思路鼓励孩子储蓄。
我们可以和孩子约定,每个月如果能存下10元钱,我们就支付他10元作为奖励,连续3个月存到10元,就奖励他50元。连续6个月,奖励100元。
我们还可以帮他算一算,一年下来爸爸妈妈的奖励,加上你原本存下的钱,够买几套乐高积木,多少箱你最爱喝的酸奶。
这样把钱的价值换算成孩子的玩具和零食,他就会很有动力存钱啦。
当孩子真的存下一笔钱,去买他喜欢的玩具时,一定要让他亲自去付钱哦,让他体验一回用自己的钱买东西时的那种成就感。
04 钱很重要,但它不是生活的全部
在孩子了解了钱是什么,怎样合理地消费和储蓄后,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一定要让孩子知道。
那就是钱很重要,但它不是万能的,我们要做钱的主人,而不是钱的奴隶。
其实我们大人,就常常在追求财富的过程中迷失自己。
我们从小被教育要成功,要赚很多钱,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然后我们就拼命努力工作,每天所有的时间都给了客户、老板、家务、手机,唯独没有把时间留给自己,还有最爱的家人。
其实财富和幸福,是没有绝对关系的。
有没有钱,我们都可以停下匆忙的脚步,抬头看一看蔚蓝的天;
都能在晚餐的时候放下手机,忘掉工作,和家人好好地享受美食;
也都能在周末的午后喝杯茶,看会儿书,打个盹儿,做做自己喜欢的事。
如果我们自己都一直被金钱拖着走,又如何能给孩子一个正确、健康的金钱观呢?
最近看到一个故事非常打动我,讲的是一个很会赚钱的美国人米勒德·富勒。
他在30岁时,就已经是百万富翁了。和很多普通人一样,他忙于追求更多的财富,几乎所有时间都花在了工作上。
可是渐渐的,他发现自己的身体日益衰弱,经常胸痛,而且因为太忙,没有时间照顾家庭,他的妻子也打算离开他。
一天,他在办公室心脏病突发,这让他突然意识到,自己为了追求财富,把最宝贵的健康、家庭都丢弃了。
于是他打电话叫来妻子,诉说了自己的歉意。两人商量后决定,把所有东西都卖掉,卖得的钱悉数捐给需要的人。
之后,他和妻子开始了一项伟大的事业,为世界上无家可归的贫民修建“人类家园”。
虽然不再是百万富翁,但富勒从这一刻起,才终于找到了过去一直求而不得的幸福、快乐,还有人生的意义感。
其实有多少人,都在走富勒走过的老路,以为拥有财富,就能拥有幸福。
但富勒的经历告诉我们,幸福不在于我们拥有多少钱,而在于如何赚钱,如何花钱。
用不损害健康、家庭的方式去赚钱、储蓄、投资,然后有节制地花钱,自己生活舒适的同时,不忘帮助那些贫苦的人。
这样的金钱观,才能让孩子在追求财富的同时,也拥有一颗快乐、富足的灵魂。
猜 你 想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