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更了几天,心思全部被一本《最小阻力之路》迷上了。
四天时间,看了三、四次,写了几千字的读书思考,仍然意犹未尽。
大概是因为里面有谈论部分政治之流的论据,所以这本书并没有中译版,只有台译版,价格124元。
虽然是写在1988年的一本书,而且一直没有再修订,
但是,里面的关于结构性冲突、顺应-反抗效应的提出,
都比任何一本现今的畅销书来得完整,
里面提出的洞见,对于活在近30年后的今天我们来说,依旧精采绝伦。
作者从一位音尔家到跨界到自然界的统一模式的思考,
最后自成一派,再次立证了一个问题,
学什么、从事什么职业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基于观察这些模式,你能得到什么。
反抗与顺应。
从我们出生到成年,我们一直活在父母的庇护之下。
从我们懂事之后,我们就一直处在社交的环境下。
从幼儿园到大学,学校与家长的教育,都在为我们构建世界观做出贡献。
其背后,都有一个隐形的假设:
小孩子的任务在于,认知世界的限制与边界,找到社交当中的所扮演的角度,
而学校则一直在告诉孩子们,遵循既定的过程,就可以到达你想要的目标,
比如:记住公式就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
再往深一级推论,其实可以上升到一个形而上学的角度。
即有一个通则:遵循某一个世界观,然后按照基于这个想法去指导行动,就可以到达成功。
结果,从幼儿园到大学,我们一直在做准备,一直为适应这个世界的“规则”做准备。
家长,希望小孩少犯错,会给予他过多的保护。
师长,希望小孩听话,会教会他命令与服从。
他们为我们制定了各种各样的规则。
而作为个体,只要稍为对规则有疑问,就可能会形成两种方向。
一种,顺应环境,尽管内心并不这样认同。
但是,为了达到外部的认同,还有自身的避免麻烦,
似是而非,半推半就,就跟随了家长与老师的教育,
这些人当中,有的人可能会因此获得掌声与成绩,但并不是他内心的声音。
而另一种,则成为了家长与老师眼中的“不良少年”。
不认同这种强加在身上的保护,认为老师与家长并不是全对的,
虽然有时候他们讲不出来,就会表现出叛逆去反抗这种规则与教育。
而反叛的本质往往也是另一种顺从,因为都是基于环境的一种可选择性的策略。
实质与顺从,并无不同。
家长与学校,老师与教育者,想法都有一个更为本质的假设:
环境是主宰人生的要素
顺从的人,学会了防范、学会了回避风险。
反抗的人,学会了阳奉阴违,表里不一。
这就是我们人生选择背后隐藏的结构所决定的,
背后有一个作者定义的假设,一切的事情都朝着最小阻力之路去发展。
因为作者观察到一个重要的现象,就是我们都处在结构当中。
当你每一次蒙蔽双眼,选择顺从,而表里不一,你就会产生反抗的张力。
当你反抗到抵,没有任何效果之时,你又会产生顺从的张力,因为你认为你没有改变的可能。
比如:父母对你的高考志愿作出选持,没有过问你的意见就叫你去相亲,回家考公务员。
顺从过头,你必定会产生反抗的想法,或迟或早。
如果你认为公司的做法不对,你带头出面却无法改变,最后你也就不得不学会顺从,
下次就会丧失积极性,不作出头鸟。
但反抗与顺从就像拴在你身上的两根橡皮根,此消彼长。
当你顺从,最小阻力之路,就是反抗。
当你反抗,最小阻力之路,就是顺从。
我们的一生就在这样一张一驰的不衡结构中荡摆,却不自知。
甚至生成很多的策略,企图拜托结构性冲突,最后反而让自己一直回到原点或者情绪摇摆,一无所获。
结构与最小阻力之路的利用,正是摆脱这种困局的最好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