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解读】
《爷爷一定有办法》来源于古老的犹太民间传说,通过反复的手法,讲述了毯子从有到无逐渐变化的过程,由此来表现爷爷的心灵手巧和生活智慧,并把爷爷对约瑟这种平常无声的爱表达得淋漓尽致。
【学习目标】
1. 激发学生阅读绘本的兴趣。
2. 指导学生认真倾听绘本故事,仔细观察绘本画面。
3、通过故事讲解,让学生从爷爷在缝制毯子、外套、背心、手帕、纽扣中,感受爷爷和约瑟之间的浓浓亲情。
4. 依托绘本,拓展延伸,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故事创编。
【学习准备】
课件、绘本
【学习过程】
一 、出示封面,激发兴趣
出示绘本封面,引导学生观察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说说你从绘本的封面看到了什么?或者有什么疑问?
学生举手上麦互动,说自己的见闻感想。
师:有办法的爷爷是怎么样的?聪明的爷爷在故事里做了什么?这本书就讲了爷爷和约瑟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二、分段赏析,理解故事
通过课件展示绘本,用分段赏析的形式,和学生一起感受毯子变成外套、背心、领带、手帕、钮扣,最后变成一个奇妙的故事的这样一个变化过程,其中设置了相同的问题:
猜一猜:
你觉得这块料子还够做成什么?
通过不断地引导孩子们去猜测毯子的变化,启发孩子们的思考,活跃课堂氛围。
三、问题闯关,逐层深入
在故事讲完之后,通过一个小荷大闯关的环节,即通过问题闯关的形式,邀请孩子们上麦互动,问题包括以下五个:
1.约瑟的毯子经历了哪些变化,可以列举出来吗?
2.请你说说爷爷是个怎样的人?从故事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3.为什么约瑟每次都相信爷爷一定有办法?
4.除了爷爷和约瑟的故事,你还能看出画面中的其他故事吗?
5.听完这个绘本,你想说些什么?
这五个问题,由易到难,由封闭性问题到开放型问题,更加深入地理解绘本故事的内容。
四、课后挑战,拓展延伸
设置一张两个问题的作业单,通过孩子们的反馈,达到输入到输出的过程,使课堂外延更加宽阔。
五、课堂小结,再度升华
在课堂最后,通过一段简短的文字来概括今天的主要内容,再次升华绘本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