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吉祥君
昨晚听了樊登讲《终结拖延症》的课程,整理了一下笔记,分享出来。
拖延症的四种类型:
期限性拖延:对于有最后期限的事情,总是拖到最后才不得不做
个人事物拖延:自己应该做的没有期限的事情,总是一拖再拖
简单拖延:随手就能做的小事,就是不愿意立即去做
复杂拖延:“自我怀疑”或“完美主义”
绝大多数的拖延,可能都来自于“完美主义”,这里的“完美主义”不是说追求事务的完美,而是希望自己在他人心中是完美的。所以,这样的“完美主义者”总是害怕全力以赴还把事情做不好的状态,习惯性的把事情拖到最后才做或者干脆不做,再借口说“时间不够”“没时间”。
其实这世界上没有人在乎你,没有人在乎你的表现,没有人在乎对你的评价,人们关注自己还来不及呢。
战胜拖延的五步法:
觉知
行动
调节
接纳自己
自我实现
觉知
觉知,就是要看见自己,觉察到自己当下的状态。能够意识到自己在拖延在逃避在浪费时间,要做自己的观察者。比如说,你坐在电视机前不愿离开,不停的换台甚至连广告也不愿错过,但你心里和大脑里都很明白,你在拖延一些事情,你知道自己在逃避在浪费时间。
行动
当觉知到自己当下的状态是在拖延,就必须强迫自己动起来,刻意去做事情。就像我,不断的刷朋友圈,看公众号文章,然后意识到自己在拖延在逃避写作。于是强迫自己关闭微信,开始强迫自己写文章,编个标题,写上自己的名字,想个开头,一句一句写写改改,慢慢的也就进入状态写出一篇文章来了。
调节
当我们对拖延说“不”,开始去行动的时候,并不总是那么顺利的,总会遇到做一点就坚持不下去的时候,这时候要学会调节,学会跟自己辩论。就比如坚持跑步这件事,今天下雨明天大姨妈后天心情不好的,总有无数的理由可以不去跑步,但你如果懂得跟自己说“正因为不想跑所以才要跑”,会不会就有不一样的感觉了。
接纳自己
说完整一点,也叫接纳“不完美的”“失败的”自己,要懂得悦纳自己。当我们做的不够好、不够完美时,一定不要带着情绪来责怪自己,接受完整的、全部的自己,像关爱朋友一样关爱自己。人只有全盘的接受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才能保持平和的心态,才能客观的分析自己的问题所在,从而用理性的方式改变自己。
自我实现
当我们真正的接纳自己,正视、直面、坦然接受自己的错误和失败,我们的内心就会变得强大,不会再去在意他人的看法。真正的跳出心理障碍,有事做事,通过不断的做事,实现自我,成就越来越好的自己。
几个小贴士:
不给自己贴标签,特别是负面的,诸如“我是拖延症重度患者”“我是拖拉机”等等,你越是这么暗示自己,就越会拖延的心安理得。
每天列出几件要做的事情,做一件划掉一件,可参考“Google的100件事”。有些人忙忙碌碌一天,最后发现自己一件事也没做成,所以养成列任务清单的习惯吧。
克服对失败的恐惧。不管是做项目还是坚持一件事情,都有可能半途夭折,失败是常态,所以没必要因为害怕失败而不去做,去做了,总会有收获。
运用承诺。当你觉得自己会在某件事上拖延的时候,一定要讲给别人听,给自己一个不得不去做的承诺。
Stop!对拖延喊停!觉知自己在拖延的时候,一定要立即喊停,去做事情,一次一次的喊停,慢慢的就觉得拖延没什么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