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佐斯:人生永远都是第一天
- 世界上有两种类型的决策。第一类是关键任务和影响力巨大的决策,这种决策影响的是更大的战略层面;第二类是风险较低的决策,如果有必要的话,它可以推翻重来。第一类决策代表的是你走过的一扇门,并且再也无法回头,这些决策必须经过深思熟虑和协商,有条不紊地、谨慎地、缓慢地做出。第二类决策代表的是个人或小群体进行的可逆的选择。这是一扇双向的门。一旦你明白一些决策实际上是可逆的,你就可以开始把它们看作是提高学习速度的机会。
- 每个内部团队都应该足够小,两个比萨饼就能解决伙食问题。领导人需要慧眼识才,找出能够让项目成功的关键人物,然后尽可能地给他们提供资源,从而推动项目向前发展。让一个小团队在一起做项目、开会研讨,更有利于达成共识,促进企业创新。
- 贝佐斯以坚持会议要有成效而闻名。为了便于做到这一点,他要求演讲者写一份不超过6页的备忘录,在会议开始时由在场的所有人传阅并默读。
- 如果我们开始更多地关注自己而不是客户,那将是关闭的前兆。
德鲁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5个基本能力
- 要了解时间是怎样耗用的,我们必须先记录时间。时间记录的具体方法,必须在处理某一工作的“当时”立即加以记录,而不能事后凭记忆补记。
- 一位管理者大刀阔斧地减少不必要的工作,绝不会有太大的风险。人常常会有高估自己地位的重要性的倾向,认为许多事非躬亲不可。首先要找出什么事根本不必做;第二个该问的问题是:“时间记录上的哪些活动可以由别人代为参加而又不影响效果?”
- 如果我们不能有所成就,那就算我们能与人和谐相处,愉快交谈,又有什么意义呢?
- 个人能否有所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要看你是否重视贡献。
- 管理者的任务不是去改变人。管理者的任务,在于运用每一个人的才干。才干越高的人,其缺点也往往越多。有效的管理者知道他们之所以用人,是用人来做事,而不是用人来投主管之所好。
真正的高手,都在刻意练习
- 一般而言,一旦某个人的表现达到了“可接受”的水平,并且可以做到自动化,那么,再多“练习”几年,也不会有什么进步。
- 不论你在努力做什么事情,都需要反馈来准确辨别你在哪些方面还有不足,以及怎么会存在这些不足。如果没有反馈(要么是你自己给自己提出的,要么是局外人给你提出的),你不可能搞清楚你在哪些方面还需提高,或者你现在离实现你的目标有多远。
- 刻意练习发生在人们的舒适区之外。走出舒适区,意味着要试着做一些你以前没做过的事情。
- 心理表征是一种与我们大脑正在思考的某个物体、某个观点、某些信息或者其他任何事物相对应的心理结构,或具体或抽象。大多数的刻意练习包括创建更加有效的心理表征,不论你在练习什么,都可以使用这些心理表征。
- 刻意练习发展的技能,是其他人已经想出怎样提高的技能,也是已经拥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的技能。训练的方案应当由导师或教练来设计和监管,他们既熟悉杰出人物的能力,也熟悉怎么样才能最好地提高那种能力。
真正有效的执行,不是做得更多,而是做得更少!
- 团队执行力来自基于个人利益的团队实现,或者叫社会实现。
- 如果企业的效益不够高,如果企业的执行力不够强,那么请大家不要只在文化、团队方面下功夫,更重要的是在制度设计层面下功夫。如果企业执行力有问题,那么请这家企业的老板问问自己:是否自己的制度设计让员工觉得无论怎么干收益都没有多大变化,从而把企业做成了吃大锅饭?是否在创造或执行的过程中,员工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
- 执行的逻辑其实很简单,所有的执行只做一件事,那就是用户价值,凡是把事情搞复杂的,注定不可执行。
- 决心第一,成败第二
- 速度第一,完美第二
- 结果第一,理由第二
优秀的管理者,一手盘事,一手盘人
- 第一,精神层面。包括三个模块:1.使命、2.愿景、3.价值观。
- 第二,商业层面。包括三个模块:4.战略、5.三年规划、6.一年1-3件事。
- 第三,组织保障层面。包括四个模块:7.架构、8.KPI、9.计划、10.激励。
- 第四,执行力层面。包括四个模块:11.沟通、12.考核、13.人才盘点、+1.领导力。
- 精神层面、商业层面和组织保障层面这三个层面还属于设计阶段,只占了我们全部工作的20%。但真正能不能做出来要靠最后的执行力层面,占了我们所有工作的80%。
- 用20%乘上公司的总人数,算出公司中最优秀的人的数量,并且要知道他们在哪里,他们的状态怎么样,钱包怎么样。这些都要白纸黑字地拿出来,而不是还只停留在脑子里。
- 合适最重要,不是别的公司最好的人到你这儿就是最合适的。
- 做人才盘点,其实也是反过来在考验管理人员能不能一手抓事,一手抓人。如果管理者只能抓事情,不会抓人,或者只会抓人,不会抓事就很麻烦。做人才盘点考验的是管理者对人的评价和判断能力。
- 三手牌52张: 你的直接下级,5-10人; 你的下下级里面的20%和10%; 专业明星10-20人
- 最好状态位置。一只脚踩在挑战圈,一只脚踩在恐慌圈,这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状态,就是最漂亮的状态。
- 用人的时候一定要用人之长,避其之短。我认为人到30岁就改变不了了。我们不要追求去改变一个人,而是要把每个人的长处用到极致,这已经很了不起了。
ima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