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名字叫莫观保,准确地说这是我其中一个名字,我细数了一下,我的名字超过了10个,户口本上的名字叫莫德道,我这一辈在家族中是道字辈,男生的名字第三个字都是道,于是全村就有很多很多的道,我亲哥富道,堂哥霸道、赢道、奖道、赛道,堂弟主道、标道,还有同村的隔壁村各种道道道道道,说来用头头是道形容是不为过的。然而不知道为什么在这么大道中,我是个特例,我的“道”从我记事以来,就只存在过于我的户口本中,我似乎从来未正式使用过他,而我从小用的名字是莫观保,据我不准确的记忆记载,这个名字应该我奶奶起的,寓意大概是取自“观音保佑”,得名观保。最后户口本上的名字也改成了观保,“德道”也只存在于兄弟之间的闲聊之间和这篇正式地聊自己的名字的文章当中了。
确实可以说,这种“特例”对我的成长是有一些影响的,虽然也说不清楚是因为小时候读书比较突出收到关注?还是说这个称呼和大家不一样引起的注意。所以在同乡的表哥称呼我做“五少”的时候,我有一些茫然。因为这个名字听起来像是一种夸奖,不单因为这类型的名字时常出现在电视中,像大户人家的公子哥会被称呼为少爷,江湖上唯有薄名的人被称少侠之类,更是因为我没有听到其他谁谁被称为三少,二少之类,最直接的,我大哥也没有被人叫大少或者大少爷呀,而我排行第五就称为五少了?显然,这个名字是比“观保”更特殊的,每次它的出现,我能回想起来我的不自在,似乎是来自于:我不想和大家不一样。
经过青春期以后,生活和交际范围中心从乡村和家庭转移到了同学和朋友中,名字就开始越发多了,每一个名字其实都代表着每一个时期的圈子和生活。像高中学生会那一帮人会叫我小宝、小保、宝宝。算起来,高中共同进退的时光已经过去了快10年,但是一听到这些称呼,我就很清楚知道,他们会喊我这个名字,代表着我们曾经携手经历过风风雨雨,一起面对过庞大的工作压力、老师和父母的联合绞杀、朋友的不理解和疏远、看不到理由的坚持以及控制不住坠落的成绩,这些惨痛又难忘的回忆和成长是这个幼稚的称呼会一直存在我们之间的前提。
时至大学及工作三年至今,一个名字有时意味至同窗四年的舍友、有时意味着一个工作经历的开始、有时是某个人、可能是短短的一次的活动临时起意,不论如何,我的这些名字都在我的回忆中立下了稳定的锚点,让我没有忘记,原来我曾经和这些人,在这些地方经历过这些事情。
2019年9月24日
莫观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