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天津郊外短短一个月我感觉我变成了“外星人”,在北京我可以说我是另类,但在北京象我这样的人很多,而且北京容忍度高,无论多另类,你都会找到和你一样的人。但在这就你一个人,没有同类,要么被这的人同化要么变成他们眼中的“外星人”,我选择后者。前者从长期看代价很大,我不愿承受那样的代价。
之所以有这样感触是因为我没法与他们沟通交流。每天接孩子时会听到许多在当地流行的被大多数人认为是“正确的”说法。而更可怕地是绝大多数人对这些抱悲观消极的想法。
举个例子,对于孩子玩手机,这边的绝大多数父母及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认为根本管不了,只能任其发展。我在旁听了,就说:不让孩子玩手机很简单,只要孩子在家时父母都不要看手机就行。这句话引起周围几个家长批判:没用的,你说什么都管不了。我只有闭嘴的份,而且他们几乎都会说:你儿子不玩是因为你管得了,我们的管不了。我真想问为什么管不了?才多大就管不了了?你们试着改变自己了吗?当一种方法无效后是否去寻找另一种方法并尝试?你们作为孩子的最直接的教育者还没开始第一次的尝试,就放弃了改变,而把责任推给不足十二岁的孩子。
在英语学习中,这边仍沿用几十年前题海方式,而英语启蒙更多的是《新概念英语青少年版》,对绘本根本就是茫然。因此英语培训总有不少孩子进课外班之前开心的,在课外班越学越抵触英语。我看了儿子英语第一单元测验卷子,接合孩子最近告诉我的,有关他们英语课的讲法,得出结论:这边英语注重语法,看英文原版几乎是闻所未闻。我向几位家长建议看原版英文书,而他们看向我的表情就是看向怪物或外星人的表情。从此我不再说什么,沉默地听说周围的谈论。
在资讯如此发达的现在,手机各种学习方便快捷,而这一切在这好象都被屏蔽了。教育前沿相关理论、学习方式的各样性、育儿过程中各种碰撞……在这都没有,有的只是最原始的物质财富的攀比,因此对我来说这是个缺乏精神的地方,沒有激情,没有活力。而我相对于他们来说我来自外星,我是“外星人”。
我不想被他们同化,方法只有一个,在网上搜索并加入促使我前进的群体,参加让我不断学习的课程,不停地逼迫自己去学习、去思考、去实践、去总结,去提问、去答问,然后再去学习……所以当“外星人”也有好处,你会有更多的时间用于学习和思考;你会放弃无聊的没有深度的交流;你会不在乎别人的看法,专注于自己的提升,专注于自己事业(不是职业);你会不计较当下的得失,而是关注长期的发展。而这一切将在以后产生质的飞越,自己也终将获得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