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笑来的读书路(知乎 LIVE)

图片来自网络

版权声明:此文是,今天2016年9月19晚,李笑来在知乎 LIVE 的音频笔记。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我会及时处理。

一组问答:

问:每次读书读到一半,发现自己读不下去,怎么办?

答:通常是因为自己心里的真实情况是不认为这是好书,只是别人认为是好书而已。你应该找你真正喜欢的书看。人家不让你看,你都会和别人急的书才是你真正喜欢的。

问:碎片化阅读,怎么才能提高价值?

答:我从来不认为碎片化阅读有什么价值。你什么时候见过有谁捡硬币成为富翁的?

问:怎么选书?

答:自己要读的书是要装到自己脑子里去的,还是自己选择比较靠谱。别人说的固然有道理,最终自己的决定还是要自己做的。

问:短篇文章的阅读是否有系统?像现在微信公众号的文章应该怎么做系统的阅读,而不是浪费时间太零碎?

答:不要在没有系统的地方寻找系统,不要在垃圾堆中寻找宝藏。更多情况下,短篇文章不过是消遣的工具。

我的读书路径与境界更新

1、第一阶段-- 饥不择食

读书这件事,刚开始很难做到目标明确。 如果一开始目的性很强,就会失去获得意外好运的机会,

漫无目的的读书,什么都读。这种饥不择食,至少有三个好处:

  1. 阅读变成了吃饭一样的需求,不读脑子就饿…… (不需要督促自己,只要不读书,自己就不舒服)
  2. 经常有各种意外的好运,从莫名其妙的地方读到了原本可能不可能获得的知识。
  3. 一不小心就积累了足够的里程 —— 你要知道,驾驶经验远比驾驶技巧重要得多……

2、第二阶段 -- 挑书

在大量阅读的过程中,自己就会逐渐学会挑书的方法。 (吃过了法式大餐,怎么还会去吃肯德基和麦当劳?)

慢慢得到自己的现在的标准:

1、我需要认清现实并思考未来的书

2、我更喜欢有繁殖能力的知识

(大多数的知识是没有繁殖能力的,比如说你知道这个字的读音是昶,chang 四声。顶多只是没有什么具体意义的信息。 但是不能用来创造出新的知识)

基于此的价值观,偏向于进入以下学科:

  • 非虚够类
  • 英文原版
  • 心理学
  • 经济学
  • 策略学
  • 脑科学

3、第三阶段 -- 学术文献

为了阅读文献,我(李笑来)几乎购买了所有国外电子图书馆的会员。
阅读学术文献的两大好处:
1、大量阅读学术论文,是可以很大程度上锻炼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的。(因为写论文的哥们关心的只是自己的理论能不能自圆其说,至于读者是否有能力读懂,那就是读者自己的事了。所以,读文献是很锻炼阅读理解能力的。)
2、学术研究转化为通俗理论滞后的时间太过严重了。很多理论,甚至之后20到30年,而且可能到国内还是错的。
(详细论证,请参考人人都能用英语

4、第四阶段 -- 少读书了。 (2002 年前后)

检索阅读,自己给自己建一个图书馆。
有目标的阅读,运用全文检索,找到自己需要使用的资料,进行写作。

5、第五阶段-- 了解世界

了解真实的世界很重要。

我们应该有本事,在任何地方学到,我们应该学到的东西。

始终有一个态度:

从全盘接受,到部分接受,到不能接受的部分也多想想……

说句实话,整个的直播信息量有点大,我自己还没有消化,所以使用写的方式,自己复习一遍。以后,有机会会自己深入下去。如果,您有疑问,也可以提出来,我们一起进步。谢谢,晚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