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筝的人》是阿富汗裔美国作家卡勒德-胡赛尼所著。
这是一本好书,可就故事情节来讲,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来自不同阶层的发小之间,少年时发生的忠诚与背叛,成年时发生的负疚与救赎的故事。对于中国读者来说,这故事情节有点俗套,随处可见。但就是这有点俗的故事情节,因为故事发生的背景以及作者真实的感情,仍然写得扣人心弦,感人至深。而且从另一个角度为读者展现了一个我们全然没有看到的世界。
一、阿富汗。作者出生在阿富汗,书中的背景是上世纪60年代到本世纪。在很多的人的印象中,“阿富汗”就是一个地理概念,中东一个动荡不安的国家,一个在人们眼中除了动乱、恐怖外不会去主动谈及的国家,那里有什么?人们是怎样生活的?除了塔利班、巴米扬大佛之外,我们知之甚少,平时接触到有关阿富汗的文学作品也几乎为零。正是通过这本书,作者为我们展现了60年代到本世纪阿富汗人的经历,一个我们很少关注的经历。
从作者的文字中,可以看出即使是在避难于异国,哪怕她千疮百孔,对自己的祖国热爱仍是满满的。
如果不是战乱,阿富汗是个美丽的国家!
二、阿富汗人民。书中描述了各个阶层的阿富汗人们的生活和思想,描述阿富汗这个分崩离析国家人民的生活状况。有钱人的慷慨、受惠人的感恩、心中的善恶分明、以及对心中那份信仰的执着,阿富汗人们是值得尊敬的!书中法德里对阿米尔从鄙视到敬重到一路陪伴让我多角度地看到阿富汗人们的善良、正义感和责任心!
读了这本书,让人对阿富汗人民的生活油然升起悲悯之心。
三、信仰。一提到中东地区的宗教信仰,立马浮现“虔诚”、“苛刻”、“呆板”“规矩多”等字眼,通过此书中的描绘,对阿富汗人们的信仰行为可以窥豹一斑。
大部分的人,尤其是老百姓,包括善良、纯洁化身的哈桑,对于教义的信仰是如此地深入,已然成为他们生活的习惯。普通人,将信仰的教义一点点、一点点地刻在了下一代的心上,哈桑的儿子索拉博年纪轻轻就受到了非人的待遇,他小小的心灵里觉得自己“很脏,浑身是罪!”所信仰的教义,代代相传,让它们指引这自己,保持着善良和纯洁,也让它们束缚着自己,看不透世界的本质。
阿米尔的父亲,很多人认为是父亲楷模的人,用伟大形容他也不过分,是60年代阿富汗社会的精英。他睿智、勇敢、善良、坚毅、有正义感!他也是有信仰的人,但他不被教条所束缚,他有自己的准则,在逃难的过程中,为一个根本就素不相识的妇女,不惜冒着生命危险挺身而出,他坚信:“战争不会使高尚的情操消失,人们甚至比和平时期更需要它!”他心中信仰不是用一些呆板的行为来表示的,但是值得他用生命去维护的。到了美国,生活所迫,他可以放下身段去工作,但保持着自己高傲的生活态度,名誉和尊重在他生活中是不能被侵犯的。但是为了自己孩子的幸福,临终前还是支持了儿子的婚姻,毕竟幸福才是生活的目的。
阿米尔在父亲的影响下,宗教信仰的教义和仪式是生活中一种可有可无的东西,但当无能为力的情况下,他想到就是信仰的主能给予援手,并为曾经没有虔诚执行教义的忏悔,许下从此遵守教义的诺言。
无论是哪种宗教信仰,这应该是最普遍的受众的信仰方式吧。
四、善良。看了这本书,对内心重新审视了一遍。阿米尔在年少犯下了错误,对于13岁的少年来讲,其所做之事并非大恶,只不过是年少无知因懦弱、因不懂如何处理所造成的。阿米尔的内心是善良的,正因为善良所以一直对所犯的错而内疚着,所有生活的困难都觉得是应有的报应。他背负着沉重的包袱,让自己心灵备受煎熬,所以才下定决心冒着生命危险也要去完成救赎之旅。
你是善良的人吗?
我是善良的人!
那你就不要去做让自己内疚的事,正因为你善良,如果做了,你必然会被内疚压抑一生。
无论是环境还是内心,整本书的格调是让人压抑的,只有那天上的风筝,远离这晦暗的世界,远离这苦难的大地,给人一种注入氧气的感觉,追风筝的习俗活动给阿米尔信心,风筝也给读者看到了希望,合上书,你心里也会为某个人、某件事喊着:
为你!千千万万遍!
��m$��=�W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