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学英语”很重要,小学开始到大学,我们至少学了12年,可为什么很多人依然没学会,甚至该说的时候还支支吾吾的。
从前打死也戒不掉的冰西瓜冰啤酒香辣小龙虾,阑尾炎发作后从此乖乖跟它们绝缘。
一直想好好健身,梦想中的马甲线和6块腹肌,但总把“明天一定开始”挂在嘴巴。当看到日渐发胖的身躯,大肚子,大脸盘,大象腿,配上销课健身教练那句:健身堪称整容。于是一鼓作气天天泡健身房,这会只会憨憨地说时间就像R沟,挤挤总会有的。
总结出来没有,是什么决定了我们是否会去做一件事:刚需.
刚需这个词,不仅仅是物质上或现实中看得到的载体,房子车子…等情感上也是。对于某些人来说,优秀是刚需,所以他们才会越来越优秀。学英语这个例子,为什么有些人就是永远学不好,因为这不是他们的刚需,换句话说,就是这个事对他来说不是那么重要。对待刚需对待重要的事,我们永远有时间去做,因为我们会安排时间去做,而不是等有时间才去做,你的手机坏了,你会说等你有时间了你再拿去修吗?不会的,你会立刻请假也好,放下手头一切工作也要去把它修好先。这就是刚需,等同于之前流行的时间管理四象限中的重要且紧急的事情。而重要不紧急的事情就成了滋养我们拖延症的土壤。但是终有一天这些重要不紧急的事会反倒过来压垮我们。
我们很喜欢为“不需品”或者所谓的“刚需”找借口:等我**的时候。。这是最受欢迎的借口。等待可以让我们无线推延刚需。但真正的刚需从来不等人,它就发生在此时此刻。
想想有什么能力和习惯是我一直想学和练就却从未成功的:
1. 学日语
2. 精进英语背6级单词
3. 每天看书/人性的弱点英文版
4. 每天早睡(11点前)早起(6点-6点半)
5. 好好吃饭增肥
6. 健身
7. 写作。。。。
几乎每一项背后起码都有一个缺失的刚需,否则我早就翻山越岭,不辞辛苦,不屈不挠,上下求索了。
就好像为什么大多数人赚不到很多钱,因为赚钱不是刚需,花钱才是,对他们来说,发财只是手段,花钱才是目的
有时候,我们需要借助外在力量,帮助自己养成一习惯,建立一种刚需。
正确的刚需是一切驱动力的源头。因为有些刚需不会令人进步,例如有些人有“吐槽“的刚需。很明显吐槽不会让他变得更好。若顺着天性,我们的天性里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如果任由他们来做有我们的人生,结果不堪设想:懒惰是刚需,贪婪是刚需,妒忌是刚需,七宗罪有一个算一个是刚需,不是吗。所以,一切进步与成长都是重新选择刚需的过程。
刚需本质上根植于价值观上。我们可以看到:
表现型人格:他们更在乎自己当前在别人面前的表现,那么,成功这个状态就是他们的选择,也是刚需。
进取型人格:他们更在乎在变化,自己的进步,成功只不过是某一时刻的状态,成长才是刚需。
所以说价值观决定命运,你有什么样的刚需,决定了你会过什么样的生活。
人人都渴望成功,而且是马上成功。
任何一个目标,加上“马上“两个字就变味了,因为你希望马上见效,所以对现状就更加不满,对自己的进步缓慢就更加没有耐心,这种落差感会促使你选择放弃。
耐心是一切成长的刚需。
没耐心的人什么都干不成,怕麻烦的人会麻烦一辈子。
李笑来老师强调的要靠耐心才能活在未来(活在未来的一种方式,就是能够提前感受到现状给未来带来的痛苦)现状是积累,对现状不满是无意义的,所有的解脱都只能靠积累
而答案就是:选择正确的难受
有些痛苦是无法避免的,想要保持身材和健康,就要投入时间和机会成本以及精力做锻炼和养生,要按自己的活法,活得体面就要努力赚钱。想要认知思维升级,就要承受走出舒适区的痛苦。0认知=舒适区。真正的成长必然伴随痛苦。与其被动的接受,不如主动去消耗这些痛苦。
比起走弯路,积累少,更可怕的是知道该怎么行动后,依然犹豫不决,不敢迈出第一步。最常听说的是明白了这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即便你知道了所有的道理,正确的道路也是自己走出来的,如果你看了这么多的书却从来不去实践,那么再正确的道路对你来说也是没有用的,所以不要怕走弯路,要怕就怕自己从来不迈出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