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朋友老兵跟我讲了他儿子小兵的故事:
小兵读高一时,我裱了一幅字:“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挂在小兵书桌前的墙壁上。我想让小兵一抬头就能看到,并始终保持吃苦精神。
整个高一,我把小兵的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安排很充实,加上学校本身的安排,小兵几乎没有多少自由时间。
小兵偶尔露出不满,我及时补上鸡汤:“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今天你走过这段最狭窄辛苦的路,那些你吃过的苦,熬过的夜,做过的题,背过的单词,明天都会铺成一条宽阔的路,带你走到你想去的地方。
鸡汤有时失效,我又注入鸡血:“古代的人为了自己的理想‘悬梁刺股’,你今天受得这点苦,算什么苦?就连老爸当年读高中,晚上下了晚自习,学校就熄灯,我们点煤油灯还得加班做练习。你这点苦算什么?”
为了调节气氛,家里的音乐也常播放励志歌曲:“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问,为什么……”
我信心满满,坚信小兵只要能熬过高中,进入大学,人生一定美满。
现在小兵读高二,头两天,我无意中看到他与同学的QQ聊天记录,我犹如掉入南极冰窟窿,浑身直哆嗦。QQ上赫然写着:
“你想死吗?”
“想”
“这样活着有什么意义?”
“我不知道”
“你可以有自己的爱好、情感、理想吗?”
“不敢想,想了也没用?”
“最好的死法是什么?”
“跳楼吧,只要楼层够高,能一次成功”
“是啊,其他死法,都有风险,而且过程漫长太痛苦,又怕一时死不了。”
“只要有勇气迈出这一跳,死就成功了。”
“今天能支撑我活下去,就是不忍心看爸妈伤心。如果哪一天,这点都放弃了,我就跳了”
“听说**学校上学期有人就跳了”
“上星期,我隔壁班有一个女同学想跳,已经站上窗台了,被同学拉回来了”
“……”
老兵有点想哭,说:读着这些话,我的心痛如刀绞,为什么他们不理解我们父母心?
孩子都想死了,吃的“苦中苦”比死还痛苦。孩子还能吃得下吗?苦中苦能让人死,吃这苦中苦有何意义。
2
老同事强哥,今年在高一带班,这个学期班上两个学生离家出走。一个是男生,禁不住外面网络游戏的诱惑,深夜从学生宿舍翻围墙出去,学校和家里找了一个星期,学生自己从广东打电话回,叫家里人不用找,他已在广东打工,他说打工比读书快乐。一个是女生,端午节前几天,因妈妈唠叨了她几句,摔门就走了,三天后才回来。
面对这些熊孩子,我们通常从孩子身上找原因,说他们叛逆,说他们没学好,是不良少年。可如果我们仔细分析他们是怎样走到今天的,我想家长是要担主要责任的,从小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没有关注孩子的兴趣,忽略孩子的内心感受。强哥班上出走的那位女生,从小就被家长逼着送各种各样的培训班,从不考虑孩子自己的兴趣,不管孩子有多么不愿意,家长都以“为你好”为由,强行要孩子去培训。
这种培训,孩子没兴趣,则一点效果也没有,反而扼杀了孩子的灵性,剥夺了孩子的快乐。家长强行送孩子去培训,一方面是希望孩子能学点东西,另一方面也有自私的想法,即把孩子送出去,有人管着,自己就可以在周末加加班或打打麻将。
3
我们剥夺了孩子的快乐,没有顺应孩子的天性来教育。内向老实的孩子就心里忍着苦,忍不住,就走向自杀的极端。外向调皮的孩子就用叛逆来反抗,离家出走,或违法乱纪。
我们口口声声说孩子不理解家长,其实从根本上说是家长不理解孩子,家长自私,残忍。用各种苦催残孩子。
当然我们也不是说,孩子想干啥就干啥,无原则地满足孩子的各种快乐。我们提倡对孩子实施快乐教育,是指让孩子学会寻找快乐,在繁重的学习中寻找快乐,在单调的生活中发现快乐。
我们想想“悬梁刺股”把头发用绳子悬在梁上,用针刺大腿。是为了什么?不就是防止打瞌睡。用这招是勤奋的表现吗?我看恰恰是不用功的表现?他没把书读进去啊,没有领会到读书的乐趣,才会想睡觉。你想想给他一本黄色小说,武侠小说,我看他不刺大腿,也能读个几天几夜不睡觉。找到了乐趣,就算枯燥的、乏味一点的书,也会读得津津有味,你看鲁迅、老舍等作家常读史书,读经典著作到天亮,怎么不打瞌睡呢?人家才是真正用功。
我们一味强调苦,要求孩子“吃得苦中苦”,认为学习是一件苦差事,那还有什么乐趣可言,谁愿意做自己不喜欢的事呢?你可能还举过爱因斯坦、居里夫人等名人吃苦的故事。可你知道那些名人真的是苦吗?错了,他们是乐,他们都是以极大的热忱专注自己心爱的工作,他们都是带着浓厚的兴趣,投入学习和钻研的!我认为他们废寝忘食、夜以继日的学习和工作是很苦的。其实,他们经历着的却是解决疑惑的喜悦,获得新知的快乐。
我们教孩子的学习方式是“溺水模式”的学习,教育孩子在溺水的过程学会适应,学会忍耐,学会挣扎。学会浮出水面,浮出水面就舒适了,就幸福了。但生活要继续,孩子就要不断溺水。大学毕业后,还有工作的苦,工作之后还有找对象的苦、还有升职的苦,还有挣钱的苦。我们还一直强调吃苦,我们让孩子生活在层层痛苦当中,找不到活着的意义。我们让孩子一辈子受苦,你于心何忍。
是的,我们不能否认学习、工作、生活都有苦。但我们可以让孩子感受苦中的乐,让孩子培养幸福的能力。注意,幸福不是一种状态,是一种能力。
就如学习,我们完全可以教孩子“郊游模式”的学习方式。孩子的学习就像郊游的过程,在郊游前的准备,郊游中的过程,郊游后的回味都是幸福快乐的。孩子懂得快乐学习,自然也会懂得快乐生活,整个人生都是幸福的“郊游模式”。
我们要帮小兵孩子找到学习的乐趣,生活的乐趣。比如学习英语,为什么不可以培养孩子看英文字幕的电视,听英文歌,唱英文歌。写作文,为什么不尝试让他去写网络日志,写博文。
世界那么广阔,我们却给了他一个牢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