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毕业,遇上了广州那次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升学考试。往年只需参加一次的升学考试,這年改成了分三次考。第一次是重点学校 ,落选的考生,就得再参加第二次的一般学校的录取考试。再落取,还要考最后的一次民办学校的录取考试。
第一次的考试,我选择了前清時期创办的广雅中学。四千多考生應考,只录取两百人。就如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我入了录取线,可惜的是,没被廣雅录取。
前身为教会增光女中的第22中,也是重点学校。我想他之所以能成为重点中学,可能是因為,它是少数几家被指定為接收侨生的学校之一。当时黄貴榮校長剛剛從廣雅調到22中學任校長。於是他到廣雅,從那些進入了錄取線,又沒被廣雅錄取的學生中,挑選了一大批考生到22中。我也被選入其中。
22中學,位於廣州郊區的白鶴洞。雖然離市區並不遠,但因交通不便,還屬郊區。學校附近有兩家大型企業,廣船和廣鋼。此外就是大片農田。那時到白鶴洞主要靠輪渡,由市區去,要在長堤大馬路上的南方大廈對面的碼頭乘船,船經白鵝潭向南駛去,中途在大沖口停靠一下,然後繼續南行,至百鶴洞的廣中碼頭下船。船行約40分鐘。另一條線路,就是從河南的白蜆殼乘另一渡輪到廣中碼頭,僅需時十分鐘左右。但從市區還得乘車到白蜆売,耗時不短。再就是乘公共汽車,但極不方便。必需先乘車經珠江大橋到山村,那時山村和花地隔了一條很小的河溪,但沒有橋 ,只能乘小船渡河,然後再乘汽車,经由芳村大道途經大沖口,再到廣中碼頭附近下車。那時很多住在芳村花地的同學,為了省錢,會徒步走幾公里上學。
22中位於芳村大道和廣中公路交彙處的一座小山坡上。山坡上長滿綠樹翠竹。在芳村大道上有一條小路,沿著幾級麻石台階拾級而上,便是一條小路,路的左邊種有一排像夾竹桃似的綠樹籬笆,不遠便可在綠樹籬笆後,看到一簇綠色琉璃瓦頂的紅磚樓房。前面五座大小不一的三層樓房一字排開,中間一栋最大,是教學樓,兩邊各有兩棟,分別為男女生宿舍。教學樓前的一條紅磚路,一直通到小路旁的一座綠色琉璃瓦小平房,猜想過去應是學校的門房。那時已改成校醫室。樓房四周綠樹環繞,幾株高大挺拔的昂榔樹,聳立在大樓前後的校道兩側。教學樓另一面的不遠處,是一座凹下去的足球場,足球場四周築有水泥看台。看台顶上环绕着樹冠婆娑的蒲桃樹,一到成熟季節,黃澄澄的蒲桃掛滿枝頭,香氣四溢。調皮的同學就會說:「蒲桃熟,丙等到」。皆因偷吃蒲桃的同學一旦被老師發現,難免會給評上丙等品行。
足球场相對著教學樓的看台上面,是一個小高坡,上面是各個班級的小片菜地,菜地的邊上是一片竹林。足球场的另一頭,有幾棟也是綠瓦紅磚的兩層小樓,是為教工宿舍。足球場邊上還有一座游泳池。
那年22中總共錄取了十個新生班。其中八個是住宿生班,兩個是走讀生班。走讀生大都居住於學校四周,如廣船、廣鋼、東朗、白鶴洞、花地和芳村等地。
经过了三年的学习和生活,终于毕业了,我们分别进入了高中、技校或是农场。走上了不同的人生路。接着遇上了那场“史无前例”,更被历史的车轮碾碎所有的梦想,被带到了天涯海角,各自东西南北,几十年来几乎难得相聚。这次,同学们借我回国之际,相聚一起,更得班主任丁老师提议并率队回访母校,更得黄老师的热情接待和介绍。感激之至。心中就如翻滚的波涛,久久不能平复。多少往事、多少离情别绪,多少难忘往事,都如堵在喉,希望一吐为快。可惜限于篇幅,只好就此驻笔。下文再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