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修养,叫明知不问
有句话说:一句话能把人说跳,一句话能把说笑。
的确,语言是一把双刃剑。
它可以是传达感情的工具,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桥梁。
但同时,它也可以是伤人的利器,是人与人疏远的开始。
要知道,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够被讨论,会说是本能,不说才是本事。
明知不问,是一种善良,也是一种智慧,更是一个人最好的修养。
明知不问,是一种善良。
同事晓玲,生活总是过得丰富多彩,时常约朋友聚餐逛街。
但前不久,她由于投资失败,多年的积蓄全部石沉大海,生活也因此变得窘迫。
好几次,我们一起相约去吃午饭,晓玲都以有人约她为由,推脱了我们。
后来,我们才无意之间,得知晓玲投资失败的事情,并欠下了一些外债。
有一天,晓玲突然向另一位同事阿琴借钱。
她支支吾吾地谎称道:
“家里突然需要装修一番,但我的钱都存在定期里了,一时之间无法拿出来,你能借我一些钱,日后我再还给你吗?”
阿琴听后,没有拆穿她的谎言,而是笑着对她说:
“可以,正巧我也有一笔余钱,先借给你吧。这笔钱我不急着用,你可以忙完家里的事情再还我。”
有次,我在茶水间遇到阿琴,我忍不住问她:“为什么你不问清楚一点,再决定借不借钱给晓玲呢?”
阿琴回答:“如果不是真的有困难,谁又会低声下气找人借钱呢。追问太多,只会让晓玲陷入尴尬。”
还记得沈从文讲过这么一句话:
“不要刨根问底别人的过往,那可能是永远不想触碰的回忆。”是啊,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难言之隐。
有些话,只想默默藏在心里;有些苦,只想默默扛在身上。既然别人不愿提及,我们又何必苦苦追问呢?真正善良的人,看到别人有难言之隐,往往不会追问过多,而是会尽自己的能力,默默帮助别人,让别人顺利度过难关。
明知不问,是一种智慧。
曾经听过一句很扎心的话:“如果你不追问,就会少很多欺骗。”
很多感情,之所以变淡、疏远、破裂,不是因为什么都不肯说,而是事事都明知故问,探究到底。
可是,打破砂锅问到底,有时候并不能得到好的回应,反而更容易伤人伤己。
看破不说破,懂得明知不问,才是人生的大智慧。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分享过自己笔名的由来。
他坦言道:
“小时候放牛的时候,因为自己常常说错话,问了太多不该问的话,而给家人造成了极大的麻烦。
母亲也多次哭着训诫我,叫我不该问的时候不要问太多,不该说的时候不要说出口。
可即便如此,我还是忍不住把话说了出来,总是好奇这事情到底为什么这样。
每当话说完后,又时常后悔自己的行为。”
于是,他在开始成为作家之时,就给自己起了“莫言”这个笔名。
以此时刻提醒自己,要明白沉默是金这个道理。
古语云:“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人生,要学会沉淀,沉默,是一种成熟。
明知不问,是一种说话之道,更是一种处世之道。
一个人恰到好处的分寸感,莫过于看破不说破,即使知道原因,也懂得闭口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