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得知可以回家不用隔离,可以说几乎所有的西安大学生都欣喜若狂。我也不例外,兴高采烈地去找回家的渠道。尽管我昨天已经买了23号的机票,但鉴于西安机场目前暂未恢复航班的情况,又今早得知有同来自温州的家长在组织包机后,选择了做两手准备,在报名的文档上填下了自己的名字。
这个包机的群里大部分是家长,来自温州的不同地市。开始时是我们学校里的家长提出并组织的,但没一会儿功夫有其他学校的同学家长也来询问是否可以加入。彼时,在我们浙江的老乡群里,来自杭州、宁波、绍兴等地的同学也在问有没有去杭州萧山机场的包机群,但没有回应。而温州的包机群在一位家长的组织下,迅速的成型,并接龙了超过了百位同学的回家意向。让人不得不感概温州人的团结。
说到温州人这个群体,除了传唱度极高的皮革厂,其余的就是精明、会计等特质,以及团结。温州人的团结有多方面的因素。首先,温州人独特的温州方言约束了温州人的圈子。在这个圈子里,大家总可以通过几个熟人了解到另一个人的情况,特别是他的信用。这也就意味着,要想在温州人的圈子里立足,必须言而有信,一口唾沫一个钉,讲义气。这是由特殊的地理和人文环境造就的圈子,极度排斥外人,而内部的人讲义气,真心帮助彼此。另一个原因是在改革开放的初期,温州可以说是贫穷到极点,整个温州缺少各种资源,土地、矿产、政策,可以说要什么没有什么。这种环境逼着大批温州人走出家乡,走到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于是当一个人来到了异乡,扎下了根,就会喊上他的各个亲人、邻里、朋友来和他一起打拼,慢慢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愈发牢靠和稳固。而一旦被他帮助过的人发迹了,又会回报帮助过他的人,在当地慢慢成为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
在我刚来西安上大学的时候,我爸就带着我去找了一个在西安打拼多年的叔叔。我们和他之间没有直接的关系,只有类似朋友的朋友这种关系。但即使如此,这位叔叔带我们去了永兴坊吃了顿饭,还带我们参观了他的产业——一栋十几层楼高的批发市场。当时给我的感受只有震撼,原来温州人的团结离我是那么的近。
而这次的包机返乡,又是我人生中对温州人团结的再一次深刻体会。以往我一直很不理解爸爸那么沉迷于各种酒局,但随着自己长大,也能慢慢理解他了。也因此,我更庆幸我爸能碰上我妈,一个嘴上说着不爱,心里认定他一辈子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