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11日 DAY22
今天,我们来好好了解一下布施!
布施是六度之一,是关于菩萨的修行。
菩萨在行布施的时候,应该做到“于法应无所住而行布施”,这就包括“不住色布施”。
住是取着不舍的意思。
众生在六尘境中起意识的时候,就会产生妄见,以为色是实色,声是实声等,总以为确实是这样存在。
因为取着六尘境(六尘境就包括色),就会被境所转而不能自在。
菩萨在行布施时,要想真正作到利益众生,就要作到“于法应无所住”,包括不住色。
就是说,对于布施者受施者,布施了什么,布施的地点时间,布施的目的结果等,要作到远离自性的妄取,作到不着,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利济众生。
否则的话,觉得我是能施,他是受施,所布施的如何如何,报答如何如何,福报又如何如何,甚至贡高我慢,这些都是因为住于法相,“住色”,哪里像菩萨行?
所以佛才说: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 、触、法布施。
布施,现在我们主要认为它是一个佛教的用语,它是指将金钱、食物,我们一般以为,分散分享给别人。
其实不尽然。
布施是六度之首,而六度是大乘佛教修行的六项主要的内容,是菩萨的正道。
所谓“六度”,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般若)。
它每一种度,是指能够度人到彼岸的方法或者途径、手段。
布施,修行布施。针对的是悭吝。
也就是你有不舍,不舍得,或者非常的吝啬,非常的小气,它针对的,是要对治这个吝啬心。
持戒,持守戒律,对治的是毁犯。
你就没有敬畏之心。你不守纪律,不守一些基本的规则,你经常会去毁坏它,冒犯它,毁坏它。
戒律有三种,一个是律藏上明文规定的戒律,还有两个是没有文字记载的戒律。
五戒十善,这是持戒的基础,是佛经明文规定的。
五戒:一、不杀生 二、不偷盗 三、不邪淫 四、不妄语 五、不饮酒
十善: 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嗔、不痴。
还有两种虽然没有文字,但是与戒律的精神相应,也要遵守。
第一种是对自己的戒。
虽然佛在经上没说,但它也是善法,我们也要做。比如吸烟,佛经上没有这条戒律,没有说吸烟破戒,但吸烟确实没好处呀!一是对身体健康不好,二是影响环境,让别人吸二手烟,对别人身体健康也不好。所以这个烟也要戒。
第二种是对大众的戒。
只要对大众有利益有帮助的事情,我们就要去做;只要对大众有坏处、有不良影响的,我们就不要去做,虽然戒律上没有,但是符合戒律的精神,我们也要遵守。
忍辱,对治的是嗔恚。
就是人碰到一些不如意,或者别人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惹了你了,那么一般人都会马上发火,会生气,会嗔怒,忍辱是对治这个。忍辱和布施都是六度里面最重要的。布施是积功累德,忍辱是保持自己的功德,否则一发脾气就“火烧功德林”了。
忍辱有三类:
第一个是人害。
别人嫉妒你、伤害你、障碍你,我们要能忍受,人家以恶心对我,我还要以善心对人,决定不和人争斗,不搞对立。
第二个是世间之苦。
严冬酷暑、天气变化、地震火灾等等自然灾难给我们带来的痛苦,还有生活上的困苦,衣食住行方面的,吃不饱,穿不暖,我们都要能够忍受,古人常说“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
第三个是修法的苦。
刚开始修学的时候,也是很苦的,很枯燥,没意思,看不懂,这个也需要耐心,需要忍受,等修学到一定程度,真正钻进去了,就会法喜充满,就没那么难了。
精进,进是进步,精是专一。对治的是懈怠。
你一个人精进,就是努力、上进,那人经常会放松一下自己,懈怠一下自己,精进就是对治懈怠的。
精进也有三种:披甲、摄善、利乐。
第一个,披甲精进。
披甲是比喻,古时候打仗时,战士都是披上铠甲用来保护身体。就是说学佛要一门深入,长时薰修,一个方向,一个目标,不杂不乱,这样才能得定,才能开慧。
第二个,摄善法精进。
虽然佛经上没有说过,但这个事情是好事,对自己修学是有利益的,有一定的好处,那也应该精进,努力学习。
第三个,利乐精进。
是就利益大众来说的,只要这个事情对一切大众都有利益,能让大家获得安稳快乐,那我们就要做。
禅定,对治散乱。
禅定是你是一心一念要守住,而世人经常的心智会散乱的,我们的心神会分散,心有旁骛,经常是散乱的,禅定对治的是散乱。
禅定,也叫静虑,就是修清净心,平等心。有三大类:世间禅定、出世间禅定、出世间上上禅定。
佛在经上常讲的四禅八定,因为没有离开六道,就属于世间禅定。他也断恶修善,持斋念佛,也能持守五戒十善,但还没有放下我执,没有放下自私自利,还是世间的禅定。
能够超越六道,就属于出世间禅定了,阿罗汉超越六道,就是出世间禅定,阿罗汉之前的果位,都是世间禅定。
能够超越十法界,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就是出世间上上禅定了。六道是一个界线,十法界是一个界线。
智慧,对治的是愚痴。
没有智慧,人对这个世界、对众生、对万物没有正确的认识,没有正确的认识就是愚痴,而智慧对治的就是愚痴。
这个智慧不是聪明,也不是我们世间所说的智慧,而是我们自性本具的那种明心见性后的智慧。
也分三种:
第一种,实相般若。
这是究竟圆满的智慧,能够看清一切事实真相,了解宇宙的一切现象;
第二种,观照般若。
这个是自受用,比如《心经》上讲的“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是帮助自己看破放下的;
第三种,方便般若。
是以种种善巧方便,帮助别人认清事实真相,帮助别人看破放下,这是弘法教学方面的。
从观照般若,到实相般若,是如来的最高境界,圆满的回归自性,这是真正觉悟了。
这就是六度,也叫六波罗蜜,一切大乘佛法,修菩萨行的,无论是哪个宗派,都需要从修六度开始。
佛经当中有很多这样的说法,认为六度摄尽了一切菩萨道,是自度度他,你度自己,也要度他人啊,福慧双修。你要有福报,有智慧双修,三学具足(戒、定、慧三学),三学具足的途径,这是非常重要的。
1. 修戒——完善道德品行, 通过持戒去除违犯性烦恼;
2. 修定——致力于内心平静;通过修定去除困扰性烦恼;
3. 修慧——培育智慧;通过修慧去除潜伏性烦恼。
布施,可以广结善缘,舍去悭吝,贪恋,培植善根。佛教最初传到中国,那么僧人在最早是不事生产的,它按照原来印度佛教的这种样式,遵守释迦之教,它是以乞食为生的。僧人见人就叫施主,这个施就是布施的施。
“布施”虽然是佛教语言,但他并不是来源于佛教,不是来自印度的,而是在我们中国的古籍当中很早就出现了。
《荀子》里讲到,布施天下而不病贫。就是说你只要布施天下,把这个对天下人都做这种布施的行为,那么天下人就不会患贫,大家就可以共享一些东西。
《国语》《论衡》里边也都有提到布施这个词。
《庄子·外物篇》里边讲到,“生不布施,死何含珠为?”这句诗讲的是:活着的时候不布施,你死了以后嘴里含颗珠子宝珠有什么用?意思是说那些富人在世的时候,不肯与穷人分享他们的财富。死了以后嘴里含着一个珠宝,贪图肉身的不朽。
为什么要行布施呢?
这个问题也可以换一种问法。就是人为什么要行善呢?人为什么要做一些公益呢?人为什么要把自己一些财物、一些善意,去和别人分享呢?
按照佛教的传统,布施是人间和乐,和和气气、和和平平、快快乐乐、人间和乐,出世圣法的根本。
我们这些众生之所以在三界当中流转不得出离,我们摆脱不了这种轮回,为什么?
按照佛教的说法,就是由于我们贪爱执著于自体,我们有很多贪爱和执着。
而这个“六度”,每一度都有对治的一个对象的。而布施对治的就是悭吝,它是悭吝的正对治。
布施,能够破除众生的悭吝之心,让众生不为欲望所累,让众生能够放下对财物、名利、家室,甚至色身的执着。
当然,后两者对于普通人来讲,放下是很不容易的。你能放下你的家室吗?你能放下你的这种肉身吗?前两者,放下财物、名利,当然也不容易。然而相对于放下家室和色身来讲,总会显得容易些了。
因此,布施能够养成我们的慈悲心,用种种钱财宝物,乃至(最高境界了)自己最宝贵的生命都能够布施给众生。
从物质上和精神上支持众生,为他们摆脱贫困、痛苦、烦恼和无知,满足他们的一些愿望和要求,就可以与众生广结善缘和法缘,让这些众生因为我们的布施而感到我们可以亲近,感到我们可以信任。
这样我们就可以有了这样一个因缘去感化他们,并且自己的布施的行为,也能激发他们向善向上,用一句佛教的术语来讲,更好地摄受他们,把他们招拢过来,使众生成为法眷。
从这个角度一讲,我们就能明白了,自利利他者,莫过于布施。
布施让六度更圆满
布施离不开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后五度,而且能够让这后五度更加的圆满具足。
按照佛教的说法和戒律,或者它倡导的这种学说,你在布施的时候,你必须防护自己的身和口,你就必须有戒作为助力,你要守戒。
当然出家众有出家众的戒,在家众有在家众的戒,居士有居士戒,你不能什么都干,随便干不行的。所以在布施的时候,你就首先要有戒。
有的时候,我们现在行善的人或者做公益的人,经常有这样一个经历的,这个经历很无奈。有的时候还容易遭受到这些受帮助的、受施舍者的误解,甚至是辱骂。
这个时候你就要忍辱,不然的话!遇到误解,你就火冒三丈,或者别人在言语上有些这种不恰当的地方,你就马上发火,这完全就不是布施了,这也不是行善!这就有悖于布施的发心了,所以就必须忍辱。
在布施的过程当中,大家行善、做公益、做好事,当然是要有巨大的付出的,不仅是财物上的付出,你身心也要付出。在这过程当中,有些朋友就难免心生懈怠,那么这个时候就需要什么?需要精进。
而在布施的时候,在行善做公益的时候,人最重要的是要什么?需要有定力,专注。这个时候就需要静虑,禅定。
而布施,行善做公益,大家做公益一定要专业。什么意思?做公益,布施,行善还要专业吗?对。因为你还要有智慧。布施不是说你拿起一把钱往地上一撒,行善也不是这样的。你需要有一种智慧。
所以布施作为六度之首,它还能满足、圆满后五度,这个当然就特别重要。
布施,一般都发心于一种悲心和敬心,一种慈悲心和一种敬畏心。
所谓悲心。比如对那些孤寡,对那些无依无靠的人,或者对身体有残疾、有病的人,或者是那些由于遭受火灾、水灾、风灾等等的众生,要寄予、激发起一种深深的同情,这就是以悲悯心而行布施。和今天我们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慈善事业比较接近。
所谓敬心,比如对父母的孝养,中国佛教是要孝敬父母的,这一点是没有问题的。而印度佛教其实,对父母也是表达一种深情的。我们知道释迦牟尼成佛以后是回到过他的家乡,探望过他的父亲和把他抚养长大的姨母的,他也是非常孝的。
再比如对三宝,佛法僧三宝的尊敬供养等等,这是以恭敬心来行布施。这里边就包含着更多的,我们现代人经常讲的一种感恩之心。
而这两者,就是佛教当中经常讲的悲田和敬田。我们如果经常能为悲田和敬田里散播一些种子,那么我们就会收获到它的果实。因此以“田”来形容。
不过布施并不那么简单。也并不是所有的布施都是好的,或者说并不是所有的布施都会产生好的结果的。
按照佛教来讲,布施分为很多种类。对于布施有很多分类,有比较重要的一种分类,就分为如法的布施和不如法的布施。
什么叫如法的布施呢?如法的布施要具备两个条件。
第一,在布施者来讲,对于所施的物必须有舍心。比如,如果有些财物是被别人借去而忘记归还,或者说遗失了,或者说是被人抢去了,你表面上勉强的给予,而内心非常的心痛不舍,这个是不能算是布施的。
第二,布施给别人的东西,必须能够使别人获得利益。举一个极端的例子,如果你给予别人毒品,你的意思是害人,这难道能说是布施,当然不能!
所以布施,如法的布施,好的布施,它的定义是心甘情愿,牺牲自己的福乐,来成就别人的福乐。用一句我们常说的话,就是损己利人,慈悲利他,无我而不求回报。这个与社会上我们也常见的那种为了追求某种功利的目的,而暂时的给予别人小恩小惠,以图更大的索取和回报,是有本质的区别的。
布施,不是金钱交易,更不是贿赂,也不是所谓的感情的投资,而是一种纯粹无染的一种悲心摄受,其中没有掺杂任何个人的目的和企图。这个是如法的布施。
按照佛教的说法,有七种的布施是不如法的。
第一类。随至施。
这种不是发自内心的布施,而是因为比如乞丐或者说募捐者逼上门来,不便拒绝,而勉强布施,内心实在是很心痛的,不舍得的。这个叫随至施,不如法。
第二类。怖施。
这个是因为遇到了这样一个关头。例如发现自己的财物、名位、生命等等,碰到了危急的情况而难以保存。反正也守不住了,还不如把它送出去,并且希望用这种“布施”,来消灾免难,逢凶化吉。这个叫怖施,不如法。
第三类。报恩施。
因为曾经受过某个人的恩惠,所以今天为了要酬谢他,以一颗酬谢之心而行布施。在佛教传统当中,被视作等同于还债。报恩施,不如法。
第四类,求报施。
也就是要求有回报的。这种布施,为了别人的报答,或者希望得到别人另外方面的帮助,故以财物而行布施,不如法。
第五类,习先施。
习,就是学习的习,后天习得的习。先,就是祖先、先人的先。习先施,就是自己本来并没有布施的发心和意愿,只不过因为世代相传的习惯。
比如,我们有很多家族或者很多家庭,是世世代代的和佛教比较亲近的,所以历代都布施,都有这个习惯。然而自己并没有发心,只不过是沿袭了先辈的旧俗,以他的习惯,来行布施的,这个叫习先施,不如法。
第六类,希天施。
希望我做布施能够得到天神的护佑,能够往生天国,这个叫希天施,不合法。
第七类,要名施。
“要”在这里读“邀”,名望的名。为了沽名钓誉,才行布施,那么以换得一个大慈善家,大施主,这样的美名,不合法。
这七类布施虽然也会有一些功德,它会产生一些实际的效果还是正面的,这个在佛教的传统当中不予抹杀的,它会有一些功德。但是由于它不是发自内心的,出于悲心、敬心,因此,它与如法的布施的真义,相差遥远,都认为不如法。
布施,在佛教当中有各种各类的分类法。我们最习惯的是一种三分法,就是把布施分为三类。
第一类,法布施,佛法的法。
用清净心,为别人去宣说如来正法,去介绍佛陀的学说,介绍佛陀的无上正等正觉。那么让听到的人都由衷地升起了法乐,因为闻到了法,听到了法,他非常的快乐!这个就能够助长听众的善根,这个是大布施,法布施排第一。
第二类,财布施,也就是财物的财。
用财产去布施。而财布施又分两类:一种叫内财施,第二种叫外财施。
什么叫内财施呢?
就是以自己的头目脑髓,以至于自己整个色身,施于众生。佛经当中就记载着释迦如来割肉喂鹰,舍身饲虎,把自己的肉割下来,去喂养这种饥饿的老鹰,然后用自己的肉身去为恶虎,这个叫内财施,是因为这是你自己的东西。
什么叫外财施呢?
就是拿自己拥有的,比如财物啊,比如衣食啊等等施于有情,让众生不受饥寒。
第三类,无畏布施。
也就是众生如果碰到了很多灾难,面临着很多恐惧的时候,你能够安慰他们,帮助他们能够免去、减轻、消除内心的恐惧和畏怖。
总而言之,都是要求在行布施前,你要有发心,你要明了,把自己所有的东西去施舍给众生的目的。你是为了令其他的一切有情众生,能够都与,能够都在未来有成佛的因缘,要去助长这个,因此你才发的菩提心。
而在真正行布施的时候,你发了心,你去行布施,你要没有人我执和法我执,你不能有这种执着,要再没有“我”和“我的”这种心念下行布施。用一句大白话来说,就是不分彼此。你不要老觉着是我的,我布施给你,我把我的布施给你。不要执着,那么更不要能希求果报,这就著相了。
这个是所有的佛经关于布施都强调的。
而结行,还有这种说法,也就在行了布施以后,为了令其他的一切有情众生皆能于未来成佛,而将此布施的功德,回向发愿给一切众生。具足此三法的布施,才称得上是布施度,也就是布施波罗蜜。
就是你要有正确的发心,要有正确的行,行布施,要有正确的结行,结就是了结的结。
一般而言,你将财物布施给贫困的人,如果你在行这个布施前,没有发菩提心,而布施的时候又没有引导众生迈向佛道(这是按照佛教的说法),行布施后也没有将此功德回向一切众生。这样当然也有利益,而有的时候利益还很大,但是不能成为成佛之因,所以称不上布施波罗蜜。
出家众,主要行无畏布施,法施。
在佛经当中,佛陀并没有要求出家众行广大的财物布施,因为出家众没有施财啊。藏传佛教的大师,宗喀巴大师就说,出家人如果聚集财宝会障碍闻思修。
当然,如果你由于各方面的因缘,积聚的一些财物,也应当行财布施。而宗喀巴大师在这个方面有很多非常能够给人启迪的学说,大家不妨去参考一下。
在家众,主要行财布施。
将财物或者衣食能够布施给众生或者供养三宝。所以出家众和在家众是有所区别。
而有智慧的人行五种布施,这个佛经里边也讲到。
第一,至心施。
就是以至诚的心行布施。舍掉傲慢,你不能因为我有钱,我有能力布施,我产生一种傲慢,不行,你要至心施。
第二,自手施。
就是要亲自布施,不要假他人之手。为什么你一定要亲手布施,要用自己的手来布施,因为你如果通过别人之手去布施,所得的福报,也要经过他人才能得到。
这种说法其实跟我们前面讲的如法的布施是有所矛盾,有所抵触的,对吧?其实你布施通过别人也可以,按说。所以佛经里的很多说法我们都要具体分析的,它有些是有冲突的。
第三,信心施。
相信布施的果报布施,有布施之因,必得其果,要有一种信心。
第四,时节施。
因时节,时节不同,以时节因缘之需要而行布施。换句话说,你要非常尊重对方,看接受布施的对方有什么需要你去行施。
比如对方如果得了重病,最重要的就是治病,要帮助他就医,要给他药物,这也算时节施。这个时间不是我们讲的二十四节气,当然有这个意思,但又不仅是这个意思。
第五,如法求物施。
也就是你布施的东西,要是如法而得的,你千万不能用不正当手段得来的财物去布施,用赃款、用受贿所得去布施,做功德。
按照佛教的说法,布施可以得到五种果报:
一个是色身,就是你的肉身,当然也会得到一些果报,你比如你气色好啦,或者说心情好,身体也好了。另外还有寿命、安乐、力气、辩才,五种果报。
总而言之,其实我们要仔细去看,佛经里边关于布施的学说,我们就会感受到,布施并不是可望而不可即之事,而是每个人当下可行,举手可为之事。
当然,如果你有能力为众生宣扬正法,或者你有能力布施千金,或者你能够消除别人的身心的恐惧和畏怖。当然了不起。然而你给人一个微笑,给人一句爱语,给人一句赞叹,给人一份欢喜,又何尝不是布施呢?
所以台湾的当代高僧星云大师就讲,给人信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