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万事都有源头,让我们了解一下您与艺术何时结缘?
A:和艺术的缘分可以说从小时候乱涂乱画时就开始了,小时候就照着小人书、少儿科学画报画些穿着盔甲的武将、宇宙飞船和飞碟什么的。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创作是从2005年开始。
Q:在您的艺术经历中,我了解到您毕业于吉林美术学院,在接受学院教育的过程中,您学得了哪些?在当时,艺术在您的大学生涯中扮演什么角色?
A:在大学时,还是属于常规的学习——绘画基本的东西。那时对艺术也没太多真正意义上的理解,只是懵懂地喜欢一些大师的画。而且因为正处青春期,所以那时喜欢一些感觉外露,张扬的画。
Q:2000年您从吉林艺术学院毕业, 为什么2005年才真正意义上的创作?这五年的时间您从事什么呢?
A:大学毕业后,我留在长春打算考研,准备了一年,专业课都过了,就差英文不行,没考上。之后,我学了些电脑软件,包括三维动画。后来到北京,进公司做过些与动画相关的工作,后来还是感觉在公司不自由,就辞职在家接些插画的活儿。这期间一直没断了看展览,和一些艺术家朋友们聊天,也做了不少尝试性的作品。
Q:您是因为公司朝九晚五的生活剥夺了您的自由,只有在艺术的世界里,才能找到您所要的自由,那您理解的自由究竟是怎样的呢?
A:我理解的自由,除了时间上自由,不用朝九晚五,除了空间上的自由,就是家和单位两个空间点之间的有限性,最重要的还是内心的自由,就是做自己能做,也喜欢做的事。艺术在时间,空间,内心,这三者上都满足了我对自由的要求。但实际上,做艺术有一点让艺术家感觉不自由,那就是总想做到更好,比之前再好一点,这让人纠结。
Q:最初我接触到您的作品时,是以卡通画为主,和日本村上隆等艺术风格有所接近,如《花花世界》,为什么选择这样的风格?
A:当时我是因为不太想继续重复做之前的数码图片作品,所以想休息下思路转而做架上,刚做时也尝试了两三种绘画形式,之后定下卡通的画面形式,除了因为卡通它比较好入手,还因为卡通可以很自由——既可以随心所欲地画一些我自己的那些天马行空的纷繁想象,还可以以“天真”的可爱外表来表现一些社会现实,达到对现实的一种不一样的介入性呈现,借此可以达到对社会现实的一种别样解构。
Q:接下来,您在创作风格的探究上从未停止,从创作中可以看到,您的视角也一直在转变,开始从想象的空间跳到理性的思维状态中,现在又回到了对人类和世界关系的思考当中,可否结合您的经历具体谈谈这几个系列创作的思考路径和观念?
A:艺术玩进去以后,你会发现确实有点上瘾,总想做的比之前牛逼一点,再牛逼一点......没完没了。你总是想找到最牛的那个,这个东西你自己能感觉到,你在慢慢地接近,不可言说,就是一种感觉。所以在卡通之后,我又画了一批感觉比较理性的画。因为卡通的漫天想象画多了,我意识到它缺少一些能沉下来的感觉,它有些轻盈,缺少一些成熟的人所具有的那种冷静和理性的气质。所以画了一批画面沉静、安静、理性而又缓慢感觉的画。
卡通这批画,我想呈现一些情节性和幻想感,这部分绘画画面追求纯粹的“天真”,追求天马行空的自由想象、追求画面的艳丽夺目和霸气外露,追求一种纯粹的“花花世界”的感觉。就是要好看,好玩,趣味和霸气并存!让天真的想象和社会的现实全都天马行空的融入到一张“花花世界”里。
黑白的这批画偏向思维的理性,偏于画面沉静,画面追求低调,内敛,理性和隐藏,不要一点的张扬,这部分绘画基本是围绕“介入”,“通道”,和“历史”等几个当时感兴趣的概念在深入和延续的探讨。这批画喜欢藏进去的感觉,不想太用力,喜欢若隐若现,不必太在意,喜欢没落一点,喜欢玩味一种悄悄的缓慢的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