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基础内容
1.Linux基本架构
Linux由内到外包括 Linux内核
(1)Linux内核的组成:(面试)
系统引导部分
进程管理
内存管理
文件系统管理
网络多栈
设备驱动程序
运行期库和系统程序
(2)在内核之外,就一组运行期库和系统程序,它们封装了内核向外提供的功能接口,将这些功能加入一定的权限检查后,通过自己的应用接口提供给一般用户进程使用.
(3)shell: shell也是一个系统程序,,但它与后台工作的一般系统程序具有不同的功能,它直接面对用户,提供了用户与内核进行交互操作的界面,它接收用户输入的命令,并把它送入内核去执行.实际上,
shell是一个命令解释器,它解释由用户输入的命令,并把它们送到内核.
2.Linux文件系统
Ext3,Ext4是Linux主流文件系统;swap交换分区;
3.Linux目录结构
其顶层为根目录,用符号“/”表示,在根目录下是不同的子目录,包括bin、dev、etc、lib、mnt、tmp和usr等,各子目录的作用如下:
(1) bin:该目录主要用于保存Linux的基本命令(如ls、cp等)。在Linux中,每一个命令都是一个可执行的二进制文件,由于Linux命令在不断地增加,将这些命令全放在bin目录中不方便管理,因此又增加了/sbin/和/usr/bin/目录,用来保存命令文件。
(2)※etc:该目录用来保存所有的管理文件和配置文件。内核本身也可以看成是一个“程序”。
为什么内核需要配置文件?(面试)
内核需要了解系统中用户和组的列表,进而管理文件权限(即根据权限判定特定用户 (UNIX_USERS)是否可以打开某个文件)。
lib:该目录用于存放各种函数或者过程库(库文件)。
usr:这是系统存放程序的目录(例如用户程序的命令、帮助文件等都保存在该目录。当安装一些软件包时,基本上就安装在这个目录中。若有配置文件,通常会将配置文件安装在/etc/目录中。/usr/目录中又包含多个子目录,如字体目录/usr/share/fonts/,帮助目录/usr/share/man/和/usr/share/doc/,普通用户可执行文件目录/usr/bin/、/usr/local/bin/和/usr/X11R6/bin/,超级用户root的可执行命令存放目录/usr/sbin/和/usr/local/sbin/等)。
dev:该目录用于保存计算机系统中的外部设备。在Linux中,几乎任何设备都是系统中的一个文件,所有的设备驱动器全部都以单独文件的形式存放在该目录中。
● mnt:该目录用于存放挂载外部存储设备的挂载目录,例如挂载软驱、光驱等。
● tmp:该目录主要用于存放临时文件。
lost+found:当文件从任何类型的故障或者问题中恢复之后,如果内核不能确定它们在文件系统中的正确位置,则就将它们存放在该目录中。
1.文件类型
使用shell命令:ls -l 列出当前工作目录的文件列表信息;
文件类型说明
b:块设备文件
c:字符设备文件
l:连接文件
d:目录
-:普通文件
5.Linux基本配置
与主机信息相关的配置文件(/etc/hosts,/etc/hostname)
与系统引导登录的相关的配置文件(/etc/grub.d目录,/etc/default/grub)
与文件系统环境相关的配置文件( /etc/environment )
软件相关全局环境变量配置文件(/etc/proflie)
与系统管理相关的配置文件( /etc/passwd 用户信息配置文件, /etc/shadow 用户密码)
与网络配置相关的配置文件(/etc/network/interf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