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职场人,我们不仅要能够做到很好地完成手头的工作,空余之时也要提升自己的认知思维,让自己的认知格局不断的进步成长,厚积薄发,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就因为你格局的提升走上了管理层了呢!
未来的事不可预测,但是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
这次来聊聊职场中的制度效率这个话题。
在我们的职场生涯中,无论在什么样的公司环境下,会有能力很强,办事效率很高的人,也会有能力一般,还很懒惰的人。如果在这样的集体中共同处事,懒惰的人往往完成事情的进度,质量一般都会不尽人意,即使最后项目完成了,论功行赏的时候可能懒惰者也是会瓜分很多的共同奖励。
这样一来,久而久之,勤劳者面对这样的境况,心里就会滋生不满,慢慢的可能也会变得不那么积极。这种情况很多时候不是个人的力量导致的,而更大的可能是制度的问题,因为制度的不合理性催生了这样的情况的发生。
为什么这么说呢?试想一下,如果在一个团队中,勤劳的人努力工作,总能按时按量地完成工作;而懒惰的人总是不努力工作,最后总是完不成手头的工作,最后领导可能还会把本该属于懒惰者的工作划到勤劳的人手上,从而导致勤劳者的工作量被动的增加了。
然后很不幸的是,最后懒惰者可能还不会受到什么惩罚,薪资待遇可能还和勤劳者的待遇差不多。久而久之会导致勤劳者心生不满,心里觉得反正做多做少都是一样的,干嘛要这么努力的去做呢,慢慢的就开始消极怠工了,然后整个团队的氛围和行动力就被拖垮了。
很多时候,不管你是作为一名领导还是一名做事的人,团队的合作都是少不了的,而团队中都可能会出现懒惰的人,甚至会出现拖后腿的人,会影响这个团队的工作进展和整体的士气。
如果,你作为这个团队中的管理者,面对这样的情况,需要你去解决这个问题,你会怎么办?
如果要我去处理这个问题的话,那么这种情况的发生,我认为必然是管理的制度上出现了问题,导致有部分人出现了“滥竽充数”的想法。就应该从制度层面着手去想解决的办法。
通过制度改革,将团队中的懒惰者变成勤奋者,可以采取下面的方法:
1、薪资改革 — 实行效率薪酬
考察当前的薪资待遇,看是否是薪资水平远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如果是薪资过低,那员工出现消极怠工的概率是会大大加大的。公司需要考虑用人的成本,但是过于考虑成本而忽视压缩成本之后带来的低效率问题,也是会导致很多的问题的。
根据实际的情况提升薪资待遇,推行绩效考核,较高的工资待遇是企业防止员工偷懒的而可以采取的办法。为什么呢?因为工资越高,对员工的吸引力就越大,同理,解雇之后的机会成本就越高。为了避免过高的机会成本,员工就必须努力工作,以免因为偷懒而被解雇。
2、实行团体激励或者惩罚机制
在团队中,要具体测定或者监督每个成员的业绩不是那么容易的,往往会导致监督成本变高。而如果采取对整个团队的最终业绩进行评估,当业绩达到一个指定的目标时给予团队奖励,达不到时则对团队进行惩罚。
这样一来,因为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奖金,而不愿意被罚款,就会努力地工作,争取得到奖金。懒惰的人也不会愿意因为自己导致团队被罚款,成为众矢之的。这样也就有效地减少了偷懒的倾向。
人的懒惰或者勤劳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制度导致的结果。想想以前吃大锅饭的年代,因为是平均主义,会把勤奋者变成懒人;一个有效的激励制度也会把懒人变成勤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