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刚刚读完夏目漱石的《心》,内心是有许许多多的感想,读完这本书最直接的感觉就是思绪万千,难以言表。
这本书通过三个部分的叙述分别描述了“先生和我”、“父母和我”、“先生和遗书”,借用第一人称“我”的旁观视角来展开对“先生”不幸的爱情的描写。第一二部分埋下了十分深的伏笔(为什么“我”对“先生”会有这种必要的倾诉?茫茫人海中能遇到如此独特的“先生”?为什么先生总是用他所谓的那种冷漠和一成不变的表情,来对待周围的人。)而在第三部分通过叙述“先生”自己的故事将“先生”的人物进行了更深刻的描写,这份描写,将“先生”人性深处的弱点清晰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而“先生”的人生经历,则为其蒙上了一层悲哀的面纱。
这本书再对“先生”的故事进行叙述时,更是对人性的深处进行的剖析,我们在很多的时候都是一个利己主义者,有人说“先生”的自杀是因为利己的结果,自己在友情和爱情的博弈之中出于自己的私心出卖了朋友,导致了K的自杀。但这又从而得知呢,在电影《心》之中有另一个视角,通过描述“K”的视角来描述这个事情,虽然是改编,但却提供了另一种看待事情的角度,电影之中“K”也是喜欢小姐的,而“K”在对“先生”的感激和对小姐的爱之中无法抉择,然而正准备和小姐私奔时却被老夫人告知了“先生”和小姐的婚事,“K”在雪地里等到天黑,最后也没有等到小姐来,最后“K”回到房间之中自杀。
《心》这本书为这个爱情故事提供了一种可能性,而在电影之中却以另一个视角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可能,原著之中“K”和学生都走向了自杀,但是若先生和K的选择不同,这场故事的结局就又不一样了,建议友友们都能阅读一下,会有不一样的感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