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被骂那群男猴子们骂“三八”的时候,还不知道妇女节的由来和意义。我们女生的“回骂”会被解释猴子解释道,这个词只能骂女生,因为只有你们才过妇女节。真是不知道猴子哪里知道的这些奇怪的知识,不过联想到我们爷爷奶奶的“妇女”的样子,上小学的我们会想,我们怎么可能是妇女呢?我们还是女孩子啊!
即使后来我们上到大学,女生也不想承认自己是妇女。我们留意到几乎没有人管妙龄女子称作“妇女”,在生活里我们一般把有孩子的女性称为妇女。不过我们学法的都知道妇女在法条里被解释为十四周岁的女性,把未满十四周岁的女性称为“幼女”,这样划分是更好区分“罪”与“非罪”,“此罪”和“彼罪”。不过爱看港剧的人会发现,港剧男生骂他们女生最多的“三八”他们也不管对方是否成婚有孩子,都这么骂。因此此篇我们讨论三个问题:三八是骂人的话吗?用三八骂人是来源于“3.8”妇女节?妇女的定义是什么?
你能在生活和剧情中如此频繁地听到这个词汇,“三八”,根本没有在善意的语句中听过,肯定不是褒义词,放在恶意的语境中是骂人的话无疑了。那它真的像那群猴子说得一样,起源于“3.8”妇女节?之前我没同意过,之后我在湖南企发文化传媒查阅过资料,我再也不会怀疑我之前的结论:骂人词汇“三八”和“3.8”妇女节毫无关联。妇女节是全世界妇女团结战斗,争取到平等参与社会的世界性的一个纪念日。没理由也不应该与此等词汇牵连到一起。
骂人词汇“三八”在网上有两则起源。一则起源于“汉语骂署小史”的一首赠妓诗中:君为北道生张八,我是西州熟魏三。莫怪尊前无笑语,半生半熟未相谙。“魏三”“生张八”而形成俗语“三八”,后辗转到台湾成为台湾“省骂”,用来形容举止轻浮,行为鲁莽、疯癫的女性。二则起源于清末政府迫于压力,给洋人开放进城活动,那时老百姓对洋人接受程度不够,由于活动日子是每个月的八号、十八和二十八号,老百姓管他们统称“三八”。后面通过一些形式流传了下来,用来指代行为不守礼仪,语言粗鲁和令人讨厌的人。
那妇女的定义是什么呢? “在官方辞典中,妇女的定义是成年女子的通称。在司法解释中定义14岁以上的女性称为妇女,未满14岁的男女称为儿童。在现实生活中,妇女常指有孩子的女性.”我直接把网上我认为很合理的解释放在这了,因为这个解释是我最能联系到实际情况的一种解释。
从两则起源来看,根本没提到一点妇女节的影子,可见骂人词汇“三八”和“3.8”妇女毫无关联。他们的字表一样,只是巧合罢了。希望有人能真正去了解每个节日的起源,不要轻易将之与不好的事物联系到一起。也希望生活中少一些对女性恶意的骂人词汇。在此提前祝所有女性:妇女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