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的学习与思考(1)

 “你车子怎么开的,眼睛有没有啊?

“这是你的问题啊,怎么就不能改变下?

“都跟你说了多少回,不要乱买衣服,你看看你衣柜你的衣服有多少了?

……生活里是不是充斥着各种指责和评价,甚至敌意、威胁的声音。

——它可能来自陌生人,比如两车相会,路面狭窄仅允许一辆车通过,谁退谁让,有时候两个车主从最初的僵持,升级到爆粗口,甚至动手。

——它可能来自你的恋人,她或他不满你的作为,希望改变你的观点或行为,但是往往大部分人最原始的方法就是“你就应该改啊,这个明显不对啊。为什么不听我的话,我都是为你好啊。”

——它可能来自你的亲人。比如妈妈看不习惯女儿的消费习惯,“都跟你说了多少回了,不要乱买衣服,你看看衣柜都塞满了。”

        遭遇指责、评价、谩骂,是不是极其容易激起你的情绪。这时候,有些人选择沉默,压抑着不说,但在心底一点点积压负面情绪;有些人极力为自己辩解,双方激烈地辩论,非要论出个是与非、对与错,并企图通过这种方式达到对方理解你的目的,要求对方必须接受你。

       不论是沉默者,还是积极辩论寻求自以为是的真相者,我想他们都不会开心。如果对方是个陌生人,它可能只影响你半天的心情;若是动手了,估计就上升到治安处理的范畴,它不但耽误你的时间、精力,你的坏心情估计会持续更久;如果对方是你的恋人,若没有人愿意为维系关系而选择妥协,则两个的缘分估计也就到此为止了。如果对方是你的亲人,很庆幸的是你们血浓于水,你们无法“分手”,但持续、长期地环绕在你耳边的是批评、指责的声音,你得有颗多强大的内心呢!

      不幸地是,我发现自己和身边很多人都在父母的指责、批评、威胁的环境下成长。耳濡目染的影响,我们习得的语言也很“暴力”。我们是“受害者”,同时也是“施暴者”。

       当指责、敌意的话说出之后的那一刻,也许你就后悔了。内心另一个你说,“这是不对的”。你曾经试图改变自己,但每一次都被自己打败。你一次又一次证明你是个暴君。这令人懊恼,令人沮丧!

      怎么突破困境呢?

       2014年秋天,我报名参加一门课程,课前推荐的阅读材料里有一本书《非暴力沟通》,书中引言提到,“非暴力沟通指导我们转变谈话和聆听的方式。我们不再条件反射式地反应,而是去明了自己的观察、感受、愿望,有意识地使用语言。我们既诚实、清晰地表达自己,又尊重与倾听他人,这样在每一次互动中,我们都能聆听到自己和他人心灵深处的呼声。同时,它还促使我们仔细观察,发现正影响我们的行为和事件,并提出明确的请求。”看完一遍后,发现非暴力沟通的结构并不复杂,主要是(1)区分观察和评论;(2)体会和表达感受(3)需要和期待;(4)请求帮助。后续买了《非暴力沟通实践篇》。读时觉得甚好,反复在尝试,那段时间虽说不上天翻地覆的改变,但在某些时候受到“暴力”时,我承受的阈值高了,而表达上还欠,现在想想可能是没有得到足够多的反馈。

       学习时,我在单位搞过非暴力沟通的讲座,真真切切地体会到“学习的最好办法就是教”。可本人的问题在于耐力不够,好的东西没有持续用,尚未内化为习惯就搁置了。时间久,用得少,有些概念已经模糊不清。今准备把丢在一边的好东西重新拾起来再看看,再想想,再用用。

       今天是个起点!加油,懒惰的兔子!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著名的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发现了神奇而平和的非暴力沟通方式,通过非暴力沟通,世界各地无数的人们获得了爱、和谐和幸福!...
    Sting阅读 2,242评论 1 10
  • 荐语: 暴力?我们现在离暴力很远了吧,暴力是战争、打架、破口大骂……那么是不是就这些呢? 如果是,咱们遵纪守法的普...
    阿龙仔阅读 1,113评论 0 8
  • 看到这个图,我思索了一会儿,准备写出来。 你喜欢哪些大神? 大神谈不上。有一些很厉害的人,我喜欢他们,但是我知道我...
    朱子先生的摄影思维阅读 532评论 4 15
  •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朋友小Z昨天无意间刷微博的时候,看到了曾经的同学微博,好奇心促使她点进去想...
    郑大钱jelly阅读 525评论 0 1
  • day1 部位:胸 动作1:史密斯机,正上方卧推 肌肉:胸与手臂的连接处 要点:肩膀打开,向后固定,腰不用力手、小...
    Marvin1379阅读 433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