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疗法,关于这个词组,听过很多次,可是对于它到底是怎样的含义,在心理咨询中它的理念与指导方向又是什么,我是一点儿概念也没有,最近机缘巧合,在和艳平老师的交谈中得知她正在推广台湾吴熙娟老师与此相关的课程,于是就报名了。
其实这几年报名的线上课程有很多,完整听完的并不多,但是这门课程没听多久,就让我做出了一个选择,在心理学这方面主攻两个方向,一个是叙事疗法,一个是家庭治疗。
叙事疗法刚开始学习,为什么对我有如此的吸引力?在这里做一个重新回顾与总结吧。
1、去专家化,在叙事疗法中,它的一个理念让我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它提出咨询师不是专家,大家是共同合作、共同经验、共同成长的关系,对待同样的事情,咨询师并不一定比来访者做得更好,有时候也拿不出更好的办法来解决问题,陪伴与理解也许是唯一能做到的。
老师分享了一个故事,他的一个中年男性来访者这几年经历到自己的爱人患了一种比较罕见的病:舞蹈病,就是脑部功能失调,身体不由自主的呈现出舞蹈的动作,因为这个病,他和妻子被无数次的嫌弃,从商场、餐厅中赶出来,他照顾妻子精疲力竭,甚至有想动手揍妻子的念头,可是命运似乎还嫌这个游戏力度不大,他们的儿子被告知也有二分之一的可能会患上这种疾病,老师默默的听完,对来访者说:换做我,不一定会比你做得好!那位男子一听瞬间红了眼圈。生命的不易和不屈在这个空间里蔓延开来,让两个男子汉的泪水自然而然的流淌下来。
2、问题不等同于人,在叙事疗法中,它主张问题是问题,人是人,不是有问题的人,而是相信人其实是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咨询师协助来访者在问题中重新审视、重新解构,在支线故事中(在一贯的故事中发现与之不同的故事)看到亮点与希望,找回力量,所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这里可见一斑。
3、独特性与多元化,都说每一个是独特的,但是当自己或者其他人的想法与举动与主流价值观不一样的时候,你会怎么处理呢?对于成功、幸福的定义你又是怎样定义的呢?当我们出于尊重和爱惜自己与他人的角度来看,就会发现没有那么多狭义的标准与条条框框去衡量一个人了,很多种可能性就产生了,灵活游戏与创作是不是就不会这么困难了。
叙事疗法刚开始接触,让我产生了继续深入了解下去的好奇心,随着学习的展开我会经常用笔记的方式来分享学习的感悟,今天就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