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开始,朋友圈里沸沸扬扬的寻找张曼婷的行动,以爱心人士在318路公交车上遇到孩子并通知家长领回而圆满结束。
让我不禁想起,前一段时间朋友圈内的另一起寻人事件。
都是5年级,都是11岁,都是女孩。我们的孩子到底怎么了?她们为什么会选择离家出走?
出于对当事人的保护,寻回报道一般都只提及结果,并没有下文(因此,本文也不配发两次事件的孩子照片,请谅解)。所以,孩子离家出走的原因,我们也不得而知。
在孩子找到之后,我在朋友圈里看到很多对此次事件的评论,让我吃惊的是:居然有很多人认为需要揍她一顿!
理由也很充分:诸如,打一顿才能记住;就是欠收拾了;为了她,浪费了那么多的公共资源,要让她知道后果。。。等等理由。
但是,她是一个11岁的孩子,以她的阅历和经验,在出走之前,想必也没有想到过自己离家出走会造成这样全城轰动的后果。她不知道自己的一次失联,会造成那么大的影响。
而且,11岁,还是一个在接受义务教育阶段的年龄,承担最大教育责任的学校和家庭,才更应该反思:我们,到底要给我们的孩子提供怎样的环境与教育?
离家出走,表面上看起来是性质比较严重的事情,但其实,这只是孩子解决问题和冲突的一种常见的方式——逃避。
逃避的方法有很多种,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比如找各种借口,比如阳奉阴违,比如厌学不上学,比如沉迷网络游戏。
这一次,孩子为什么要逃离学校和家庭?
至少能说明一件事:
在孩子离家出走时,在孩子的心中,学校是不安全的,家也是不安全的。
学校为什么不安全?
是因为孩子没有完成学校布置的学习任务无法面对可能的惩罚吗?是因为孩子认为老师太严厉吗?是因为孩子与同学相处不好吗?是因为孩子在学校遭受到了霸凌吗?还是各种原因之下,孩子有了厌学的情绪?
种种原因,只是揣测。
但有一点是确认的,在张曼婷事件中,如果早期报道属实,她的老师是有责任的。在长达9个小时的监管空白期中,学校没有任何通知家长的行为,哪怕有再多的理由,至少也说明学校的管理工作是有漏洞的。
身为家长,我们管控不了学校。我们无法管控学校的氛围,老师和同学,但我们至少可以给孩子营造一个安全的家。
但这次,孩子以行动证明,在她的心目中,家同样是不安全的!
家为什么不安全?
爸爸妈妈有想过这种可能吗?
你的孩子,在心理上并不认为家是安全的,她(他)在你们的身边,其实是没有安全感的。
每一个孩子,生下来的时候,都充满了安全感。是什么把他们的安全感一点点地剥离掉?让他们变成了不愿意相信爸爸妈妈,不愿意向爸爸妈妈求助的孩子?
或许,你埋怨过:我尽自己所能给孩子提供了能力范围内最好的物质条件,吃穿用玩都精心挑选;也精心挑选了能力范围内能去的最好的学校,最好的辅导班;我经常给孩子提供人生指导,循循善诱。可是,孩子怎么就听不进去呢?怎么就变成现在的那个熊样儿呢?
其实,你想过吗?
当你有这种想法的时候,你已然把这些事情当做是应该得到回报的付出,而不是自己为人父母的责任。
随着孩子的呱呱坠地,父母子女的身份就在瞬间成立,但如何建立亲密积极的亲子关系却需要我们长期的探索与改善。
家,就是家,是以亲情为基础的社会单元。
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它首先是家庭,其次才是教育。
所以,我们的父母尽管大部分都没有太多的文化,但他们依然把我们教育的很好。正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要怎么教育孩子,所以他们的着力点从来就不是长篇大论的道理,而是从家庭传承出发,传授给我们的是朴素的道德观念,是做人原则,是做事准则。其他的那些,具体的方式方法都留给我们自己去摸索。
这种大是大非原则内的自由发展成就了我们,但等我们成为父母时,却无法为我们提供更多的参考价值。
我们在为人父母时,时常迷茫:怎么教育孩子?
我们自以为比我们父母更先进,懂得更多的育儿知识,殊不知那些零零散散的不成体系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反而让我们陷入了迷惑,忘记了家庭教育的根本。
当我们在考虑怎么“教育”的时候,就已经忘记了家庭教育的先决条件——家庭。
我们首先是父母,然后才有教育。
让关系回归本质,让爱回归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