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已经是第几次走进东流老街了,每一次的感觉都有不同,每一次的感觉却又仿佛没有不同。
踏在不知道是哪一年的石板路上,我的足音回响在斑驳的印记间,我却分明地感受到一种静谧。无论是我们一行人的说笑声,还是偶尔出现的老街居民来来往往的人声车声,都不曾打破这种从不知名的时光带来的静默。现实和历史是这样让我辨别不清,剧团的黄梅戏和伴奏声,短暂地将我从历史的沉迷中拽回到当下,可是剧团所在的老屋又让我在阳光的明暗中恍惚起来。
和两位美女姐姐徜徉在老街的各个角落,用镜头捕捉我们和老街、老屋、旧窗棂、老山墙的合影。因为这次出行,我们都穿上和老街应景的服饰,带上油纸伞和折扇,我们都希望自己是那生活在旧时光中的女子吧?两位姐姐完美地融入了街景中,我却又跌落了出来……
飞地是我倾慕已久的所在,朋友圈不时出现的打卡照片吊足了我的胃口。一方面我给自己打预防针,希望太大容易失望,一方面又禁不住内心的向往——我期待着一处可以媲美安庆前言后记的所在。
当汽车向国道旁的小路拐过去,我才发现飞地离我们经常路过的国道如此之近,而我、我们却从来不知道咫尺之遥的地方竟然藏着一段不曾久远的历史。
当同行的人被院子正中富有民国特色的建筑吸引,拿出手机纷纷拍摄的时候,我的眼光却被停车场上一人合抱不过来的法梧吸引了。正值初夏,巴掌般的树叶在风中拍打着,深深浅浅的树皮却透露着时光走过的沧桑。树下不远处,是一方户外餐桌和几把椅子,风格简约舒适,一旁的草地因为前几天的雨水苍翠欲滴,坐在椅子上就有一种想一直坐下去的感觉。
走进学苑一楼大门,长长的走廊仿佛一条时光隧道,一侧墙壁上是有关农校历史的图片,照片,另一侧墙壁上有白色字体的诗句,像是光线投射上去的。整条走廊挺长挺深,看上去却很通透,因为在两端的中间都有玻璃墙,墙外是水,仿佛一条河流从脚下流过。
进门的第一个房间,像是一间民国时的书房或者是文人办公室,一整面墙的书架摆满了书籍。临窗的小方桌让人不禁想依在窗下的椅子上看几页书、听一夜雨或者只是发个呆虚度一下光阴。陈列架上,是一些旧物件——老的留声机、座钟、珐琅茶具、老式收音机和黑白电视机等。我仿佛看见此间主人掬一捧旧时光,小心翼翼地将它奉上,呈现给寻找记忆的人们。那些镌刻着岁月的小物件,无声地倾诉着那些曾经发生过的事和曾经经历过的人群,引发着后来的人们无尽的沉思和遐想……
午饭后,我一个人静静走上楼梯,仿佛走进又一段未曾走远旧时光。曲曲折折的走廊,悬挂着的廊灯,走廊上摆放的旧桌椅还有陈列架,处处流露出设计者还原旧时光的匠心。靠在未加粉刷的青砖墙壁上,仿佛可以触摸历史的心跳。
匆匆一行,不能细细品味和感受岁月沉淀之美好,深以为憾。离开之前,我在心里和飞地学苑留下一个约定:选一个有雨的夏日,我将再次感受它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