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的历史之九
湖 山
两汉至唐宋,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鼎盛时期,受政治经济和文化社发展的影响,人们的命名受社会风尚的影响不断变化,人名避讳、引典齐贤、尊老养老、崇尚美辞成为这一时期的人名特征,使中国的姓氏文化日益丰富和成熟。
一、 两汉时期大量使用单名
看过《后汉书》和《三国志》的人都知道,两汉和三国的人物绝大多数都是单名,单名的使用频率大大高于周、秦时期。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为了避讳,周代也有避讳,那是只避死人,到了秦始皇以后,不但死名要避,活名也要避。这样就需要避讳的文字就越来越多,为了减少讳字,人们就大量地采用单名。
从帝王世系中可知,西汉15个皇帝,仅有2个复名。东汉13个皇帝全部是单名,三国曹魏5帝、蜀汉2帝、东吴4帝也全是单名。从西汉到东晋的626年间,54个帝王当中仅有4人是复名,单名约占94%。尤其是在王莽时期。王莽(双宗)这个人对单名偏爱对双名不满,曾下令禁止用双名。黎民百姓纷纷效仿,一时间单名满天下,王莽的新朝才存在了十几年,但单名之盛却持续了300年。直至魏晋以后,单名还是多于双名。
二、 魏晋六朝“之”字盛行
魏晋六朝,五斗米道兴起并逐渐普及。“之”字作为五斗米道的旗帜,记载了当时鼎盛时期的状况。当时的显宦士族,无不采用“之”命名,具体形式为:如果是两个字的人名,最后加上一个“之”字。东晋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史学家裴松之等。南朝大数学家祖冲之,其兄朔之,其弟恒之。画家顾恺之、其兄悦之,其弟宪之。甚至父子兄弟数代相袭,不避名讳。王羲之的七个儿子依次为玄之、凝之、涣之、肃之、徽之、操之、献之,两个孙子的名字是桢之、静之,两个曾孙的名字是翼之、悦之。
三、唐宋时期的人名特色
唐宋明清的起名与前期相比,出现了三个特色:
复名(二字名)的使用率越来越高。 随着人口的发展,复名的逐渐增多,这是起名现象的一条基本规律。唐、宋、元时代复名的使用率约占人口的一半左右,到了明、清,则增加至60%、70%。
1、唐五代的人名现象
唐代出现了名、字相同的现象。 当时名是用来自称的,字是让朋友呼唤以示尊重的,名字相同,自己和别人在称呼上就不分你我了,这种自谦和谦人的形式在较为开放的唐代出现是正常的。
名字一致,如:郭子仪字子仪,李鼎字鼎,司马之礼字之礼,孟浩然字浩然等。
名字相近,如:李白字太白,杜牧字牧之。
唐李白,字太白
唐代喜欢标榜排行。 唐人行弟称呼流行。打开杜甫的《草堂诗笺》,诗题上的称呼,满眼都是行弟字。如:韦十六评事、樊三十三侍御、高三十五书记适、李十五丈等。唐人诗文集中,这种称呼是第一特征。见到这个特征,断为唐诗,八九不离十。
这种习惯不仅畅行于诗中,而且朝野上下,闺阁内外都很流行。如唐高宗呼裴寂为裴二,唐明皇呼宋济为宋五、唐德宗呼陆贽为陆九,这种称呼表示朝中君臣之间的亲昵。还有徐十二娘、占三娘、朱十二娘、陈卅一娘等,这种称呼表示闺密之间的和睦。
裴寂,又称裴二
五代时期起名流行“彥”字。 “彥”是贤士、俊才或美好的意思。这种现象起于唐末,迄于宋初,遍及各地,见于史册的大小人物达145人,其中名彥章者7人、彥超者11人、彥威者7人、彥卿者1人。《二十二史记》“五代人多以彥为名”一条中说,彥本美名,才人多以为名:唐末有宰相徐彥章、左拾遗徐彥枢、供奉官史彥琼、宦官支彥勋。梁有铁枪王彥章、统兵大将谢彥章、节度使沧州卢廷彥、宼彥卿等等,不胜枚举。
2、唐宋流行的取名时尚
唐以后起名用字崇尚美辞与“引典齐贤”。 自唐以后,出现了引用典故诗文起名的做法,这类人名显得高雅深隽,无疑是文人所为。如唐代茶圣陆羽,字“鸿渐”,系取自《周易》:“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北宋词人周邦彥,“邦彥”二字取自《诗经》:“彼其之子,邦之彥兮。”清人王先谦,字益君,“益君”出自《尚书》“谦受益”一句。这类例子不胜枚举。
北宋词人周邦彦
起名崇尚先贤。 把名字有意与先贤相连,这也是唐宋以后起名的一个特点。宋人愈成在《萤雪丛说》卷一中记载:“今人生子,妄自尊大,多取文、武、富、贵四字为名。不以‘晞颜’为名,则以“望回”为名(按:仰慕颜回也);不以“次韩”为名,则以“齐愈”为名(按仰慕韩愈也),甚可笑也。古者命名,多自贬损,或曰愚,或曰鲁,或曰拙,或曰贱,皆取谦抑之义也。”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发现宋代起名的习俗与前人的不同之处。
宋人起名常用“老”、“叟”、“翁”。 尊老养老是我国的传统。素有崇高地位的老人,在宋代最为人所敬重,以至当时的人在取名时也常以“老”自褒,如苏轼写“老夫聊发少年狂”时还不到40岁,故作老气横秋之人比比皆是,如胡康老、苏元老、杜莘老、孟元老、王次翁、魏了翁、张山翁、陈敬叟、盛明叟等等,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宋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孟子思想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