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昨天到今天,或许在今后的几天,女孩酒店被劫持的新闻还会继续刷屏,这都源于一个看似吐槽的微博和一段视频。因为有事来京的女孩在酒店被一陌生男子拖拽劫持,进而引发微博上的疯狂转发评论热潮,但随着新闻一同传播的,却是公众的情绪发泄。
不得不说,舆论场是个奇怪的东西,无论是谁,都可以根据观点发泄情绪,从最开始的舆论发酵来看,人们大多是对女孩报以同情,呼吁安全的同时也在对酒店的管理进行抨击。但随着事件的深入,各种舆论声音不绝于耳,对女孩涉嫌炒作的质疑,对酒店涉黄的猜测,甚至阴谋论的产生,都是公众恐慌情绪发泄的突破口。因为在此之前,真相与否无人得知。
所以,猜测是目前唯一能做的解释,尽管很多都是双方的恶意揣测,但猜测始终无法代替真相,更不能说服公众。公众的恐慌情绪之所以能够在每个人心中蔓延,说明这类事件刺激到了人们的痛点,也找到了人们的兴奋点,这同时也像极了一次借助事件的炒作亦或是符合阴谋论的基调。如何保护女性安全,不用我多说想必你也早已从各种分享的朋友圈中找到答案,但无论个人的安全意识再无懈可击,也始终难以抵挡现实危险的冲击,酒店管理的问题已不必多言,但更重要的是问题的解决。
6日上午,酒店发表声明,但在这篇看起来像是外交辞令的辩解声明中,我们除了看到试图推卸责任之外,再无半点其他。除了加重人们对于酒店的恶劣印象之外,更是刺激了公众的更多的负面情绪产生,下午四点,酒店不得已再次发布声明,才真正显露出歉意,但更像是舆论倒逼之下的不得已而为之的行为。
此时,任何的危机公关看起来都像是试图掩盖问题,然而不论是涉嫌炒作、酒店涉黄还是阴谋论都不重要了,因为事件确实发生了,不管是巧合出现还是有意为之。不论过程如何,人们只关心问题,至于阴谋论跟公众无关,人们只关心安全,当你不够安全时,难免会遭受公众的口水。
为什么人们会因此感到恐慌?不论是经历还是道听途说,类似的事件时有发生,女性被劫持时的弱势格局没有改变。而在一些朋友圈分享的自救措施也大多是无用的,记得有一条,当你被陌生人劫持时不要喊叫,只要把酒店的贵重物品破坏,酒店的人就不会让你走了。乍一听有道理,仔细推敲却让人心寒,因为在酒店的价值排行中,顾客的安全竟抵不过酒店的贵重物品,只能通过这种残忍的手段保全自己,而不是正常的呼救。
我们不是事件中的女生,但任何违背女性意志的行为都应该被制止,而不是袖手旁观,就像之前的柳岩伴娘事件。如今,在朋友圈一次次刷的不是新闻,而是人们的恐慌,倘若围观者中有人愿意挺身而出,结果会不会不同?
文/程世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