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招生季,高考中考都已结束,录取工作已经开始,高考录取通知书陆续送到考生手中,网上晒出了各大高校的录取通知书,其中清华大学的通知书最具匠心,有幸能拿到这份通知书的同学 ,真是让人羡慕!每年到了这个时候,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1.
侄儿今年高四毕业,成绩出人意料的比去年还差,一家人沮丧得很。有什么办法呢,不蠢不笨的一个人,兴趣就没在好好学习上,结交了一伙玩山地车的朋友,都是家里有矿的富二代,天天腻在一起,谈论的都是汽车和赚钱。
当然,这些都是背着父母做的事情,他在家里表现得还是很乖的,因为他母亲--我嫂子是一个很强势的人,在侄子的学习管理上,一直是盯得很紧,管得很严,每天几点回家,几点睡觉,都为他订好计划。
对他照顾也是很细致,每天早上五点多起床,做好早点,才把侄子叫起来,每天的饭菜花了很多心思,讲究营养荤素搭配,的确费尽了心思。
但孩子并不是你生活上事无巨细照顾他,就会感激你,然后发奋图强,他觉得父母管得太多,对自己的生活指手画脚,心里有气,明里不敢反抗,暗里跟那伙富二代朋友走得很近,学习是上根本没有化心思上去。
由于成绩太差,国内的大学是录取不到,再复读也是不可能,小小年纪,不可能不读书吧。没办法,哥嫂到一些教育机构咨询,价格贵得吓人,雅思考前辅导,一个月学费三万多,加上食宿,一个多月的时间得五万多。申请去英国读书,先要读一年预科,还有三年本科,每年学费生活费三十来万,四年下来一百几十万,还不一定能读到好学校。
只是这一切,自己的学业与未来,出国读书的巨大经济压力,仿佛都与他无关,还是每天跟朋友一起,在外面玩乐,焦虑的只有父母。
2.
朋友家的闺女娜娜,学习钢琴十几年,为了女儿的成才,夫妻俩也是拼尽全力。五年前,娜娜考取了音乐学院附中,那时孩子年纪小,朋友辞去了收入不错的工作,陪孩子去了上海,留下丈夫在家努力赚钱。
这些年,朋友每天围着孩子转,住在窄小的出租屋里,为孩子洗衣做饭,像个保姆一样,照顾孩子的生活,完全没有了自我。为了支持女儿在上海的高昂学费和两个人生活费,家里的房子拆迁了,没有再买房,把拆迁费用在女儿身上,老公也租房子住,可谓是倾其所有。
今年娜娜18岁,正式考入音乐学院,朋友跟娜娜商量,因为这些年的劳累,身体也不好,想回老家休养一段时间,希望她自己能够独立生活,让自己好好放松一下,然后还想重回职场,缓解一下家里的经济压力。
谁知话刚一说出口,娜娜就坚决反对,说你走了,我怎么办?你这么大年纪了,还能做什么事?这么多年了,那你不就是会洗洗衣服,做做饭吗?当初可是你们逼着我学琴的。
朋友打电话给我,哭得不行,她说,我在她眼里就是个保姆吗?这么多年的付出,她怎么一点都不知道感恩?
3.
保姆式教育就是父母事无巨细,替孩子安排好一切,小到一日三餐,大到人生规划,都全部包办,其实这是打着爱的名义毁灭。很多父母都喜欢乖巧的孩子,从小教育孩子要听话,孩子在这种爱的摧残中,渐渐成为妈妈的乖宝宝,没有了独立的思想和人格,很多别女孩子们嫌弃的就是妈宝男,他们做事没有任何主见,什么都听妈妈的。
保姆式的教育有很多弊端:
1. 容易忽视孩子独立能力的培养。现在的孩子,都是父母手心里的宝贝,从一出生开始,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一大群人捧着,穿衣吃饭都有人伺候,根本不用自己动手,事事有人代劳,久而久之,孩子的独立能力极差。很多小孩五六岁了,还要大人喂饭,上小学了,每天的书包要人帮着收拾,离开父母的照顾就会无所适从。
2. 容易忽视孩子健全人格的培养。培养孩子树立正确的三观,做一个明事理,辨是非,懂得感恩,有着健全人格的人,是做父母的责任。保姆式教育,容易给孩子造成一种错觉,认为父母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他们爱自己,甘愿为自己付出,所以很多孩子并不懂得感恩,理直气壮地接受父母为他们做得一切。
3. 容易滋长孩子唯我独尊的自大性格。对孩子过于周全的照顾,无条件满足孩子的物质欲望,最容易滋长孩子的自大性格,让他以为全世界我最大,唯我独尊,我的意志就是他人意志,最终会形成两种消极人格,一是极度自尊,个性叛逆;另一种是极度自卑,没有自信,任何一种都会对孩子的人生产生巨大的影响。
4.
侄儿看似温顺的性格,实在叛逆,就像平静的湖水下面涌动的暗流,他以无声的方式与父母对抗,结果是大家都不愿看到的。
娜娜可谓是天之骄女,但只是专业上优秀,性格是上还是有点自私,为自己考虑的多,不懂得理解父母的难处,不懂得感恩。
这就是保姆式教育的悲哀,很多家庭为孩子全力付出,最后却未必一定会有好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