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得军师,如鱼得水
初看时,觉得刘备无用,既无关,张二人的武艺,也没有诸葛亮的智谋,只是凭借大汉皇叔的身份才能有如此多的忠义之人的辅佐,后来我才发现这是大错特错了。
刘备作为蜀汉集团的主公,一直是这个团队的精神领袖,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想必蜀国众将士也是看重刘备的仁义才选择追随他。
其中不得不说的就是诸葛亮,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仅仅是为报刘备的知遇之恩,就值得诸葛亮为复兴汉室呕心沥血吗。诸葛亮本可在垄亩中安详余年,或者是投奔孙权,曹操,都可以谋得不错的差事。而诸葛亮却选择了当时年过半百却还寄人篱下的刘备,隆中对已为刘备谋划了三分天下的战略,可却没有明确说一统天下的计划,恐怕诸葛亮也有预测,大汉气数将尽,复兴汉室也大业难成,不顺应历史发展的过程。但是诸葛亮依然坚定的加入了刘备“愿效犬马之劳,成就将军事业。”
他选择了和刘备白手起家,共图大业。刘备曾说“我得军师,如鱼得水。”诸葛亮加入后火烧博望,舌战群儒……他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君臣二人不但如鱼水,更是知音,刘备以仁义闻名于天下,推辞刘表的荆州,携民渡江,这也正是诸葛亮所追求的啊。有了一个共同信念,他们才能君臣一体,成为历代君臣的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