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庄严肃穆的米兰大教堂出来,孩子们向着一群灰白相间的鸽子跑去。一个棕色皮肤、七八岁大的孩,捧来一把玉米粒儿,和我的俩孩子一起喂起鸽子来。
远远儿地,我看见一个蒙着黑纱的妇女,一手抱着小娃娃,一手提着一个袋子,往喂鸽子的孩子们这边张望。孩子父亲模样的中年男人把一小袋一小袋玉米兜售给往这边聚拢来的人。哦,这一家子应该是难民,在这里卖鸽子粮谋得果腹的食物。
我的理解,孩子们喂了鸽子之后,我要付一袋玉米的钱——-我看着他卖给人家是五欧。
我开心地看着孩子们和鸽子嬉闹;看鸽子们挪移着方步争食。
足足玩了二十多分钟,孩子们站起来和玩伴挥手说再见,我赶紧掏零钱。
这会儿父亲模样的人大步走了过来,母亲抱着孩子紧张地望着父亲。我快步来到孩子们跟前。
男人用中东口音的英语说:请付20欧元。我一怔,但没有分辨。我回望抱孩子的女人,她赶紧望向别处,垂下了眼睑;我用问询的眼神望向男人,他,亦低下了头。
我知道,我给他5欧元,他不会再有话说了。我握起他小孩的手,把20欧放到他的手心儿:谢谢你,你让我的孩子们玩得这么开心!
三个肤色不同的小孩儿高兴地道别;男人、抱孩子的女人围拢过了,不停地重复着谢谢,和一些我听不懂的话。看他们虔诚的表情和眼神,我猜得出那是一些祝福的话。
温饱而知礼仪廉耻。即使一个有信仰的民族,在被现实碾压地支离破碎、背井离乡、流离挨饿的时候,解决衣食温饱必将先于道德呈现出来。甚至于对俩和他们孩子友好玩耍的娃娃,他们首相想到的也是怎样从孩子处获取一些谋生的资源。
跟好友提起过。她很不平地说:你给那一家子骗了!
骗?给他一个骗你的机会又如何呢。
再说,饿得肚子叫偷得一文钱,怎么好说他偷?骗得一文钱填饱肚子,也得有才是吧,况且你没开口人家先脸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