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时间:2013年3月23日,星期六
地点:广西隆安县更望湖
关键词:荞麦花,更望湖草原,石林
一、出发,那些花儿
三月春花开的季节,我们几个同事报了一个去隆安看荞麦花的团,周六早上八点在南宁的民族广场乘坐旅游大巴,大约11点到达县城。在一个集市前停车,让大家先吃一碗米粉权当中餐,因为荞麦花海那里是没有东西卖的,只能自己带干粮。
据说隆安的鸡肉米粉很有名,于是我们每人点了一碗鸡肉米粉,果然鸡肉嫩滑,汤味鲜美,回味无穷。
去荞麦花海的路非常窄小,大巴车进不去,所以吃过粉后,要换乘当地的小面包车。导游找了好几辆车才装得下我们这一大车的人,而且每辆车都是超载的,就是八座的要坐到十个人,十二座的得塞进去十五、六个人。
虽然知道超载不安全,但到了这儿也只能听导游的了。我们运气不好,逛集市来晚了,只得坐了一辆最差最破的小面包车,一路颠簸着往花海里走。
小面包车没有空调,大开着窗,吹着风儿往前跑,很舒爽的感觉。姑娘们兴奋得很,一路上吱吱喳喳,车子每颠簸一下,都听到姑娘们一阵阵夸张的尖叫,大概是闷在城市里太久了吧。
路上的风景很美,真正的田园风光。路也真正地狭窄到可怕,最窄的地方只能过一辆车,需要会车的时候,只能停在稍宽的路边等另一辆车过去后才能继续往前走。
坐在行进的车上也不忘记拍一些照片。这条路据说是刚修好的,看得出来凿开石山修路的艰辛。
一路欢笑一路颠簸着来到了一个平坦的地方,有小河蜿蜒而过,有野花芬芳。这条河应该就是传说中的布泉河吧?
下车,大家都以为到了,性急的游客已经摆开架势开始拍照。我们也急忙叫同车的美眉帮拍了好几张六人合影。谁知导游又喊上车,原来还没到,还得继续坐车前进。又走了好几分钟,车子停在一片草场上,这才是真正地到了。
下车的地方还看不到荞麦花海,但这里的绿草地、漂亮的各种野花已经让姑娘们挪不动脚步了。当同车的游客都往前走的时候,我们还停留在这片草地上使劲儿地拍花、互拍。开紫色小花的据说是艾草,不过我在老家见过的艾草都是开白色花的呢。黄色的大概是野菊花。
二、看见荞麦花了
网上报名的时候,都说是去看三角麦花,心里很纳闷,这三角麦到底是个什么花儿呢?
上网百度了一下,才知道原来三角麦花就是荞麦花。一直以为荞麦是北方作物,没想到在南方也可以种植。想起在超市杂粮柜台里看到过的荞麦,就是三角形,难怪叫三角麦。
在花草地上过足了拍照瘾后,我们继续往前走,大片大片的荞麦花海就呈现在眼前了。
一行六人在荞麦花田里又耽误了不少时间,看看和我们一辆大巴来的游客都不见踪影了,才又沿着花田往前走。一路上除了荞麦花,中间也夹杂着种些玉米,刚长出来的玉米苗儿嫩绿嫩绿的,只有几寸高,我们还可以在玉米地里自由自在地穿行。
在玉米地里还有一头可爱的牛牛,忍不住帮它留影一下。
偶尔可以看到地里有一丛三叶草开着粉红色的小花,这就是我们小时候叫做酸咪咪的植物,还有这些一簇簇叫不出名字的花儿,在蓝天白云下自由地舒展着、绽放着。
向前行,仍然是无尽的荞麦地。虽然是三月份,但是天气非常好,烈日当头照,只穿着一件短袖T恤的我仍觉得热不可挡。
一直走一直走,脚都走得有点儿累了,太阳晒得人非常疲倦,怎么还没见到传说中的更望湖呢?不知道她们几个人在做什么,磨磨蹭蹭地老半天走不到前面来,我索性自己一个人快步往前,走到一片怪石头上坐着休息一会儿,顺便等她们。
在这座石山脚下的荞麦田边支着两顶大遮阳篷,开始以为也是游客在这里休闲度假的,返回时听到里面的人招呼我们去喝点水吃点东西,才知道原来是售卖点供大家补给能量的,不过真正去吃喝休息的人几乎没有。
一路上,如果你用心地去看,会发现一些有趣的石头,比如这一座黑魆魆的石山,看起来像什么呢?
你可以想象它是一只弓着背的大黑猫,正准备一跃而起去捕捉猎物;也可以想象它是一只坐着的黑狗熊,很孤独很寂寞地望着远方发呆……总之随便你去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好了。
三、草原和石林
穿过荞麦花田,歪歪扭扭地走过那条乱石小路后,眼前豁然开朗,原来盼望中的更望湖草原到了。
眼前,群山怀抱间,一大片起伏的草地上,绿草如茵,牛羊在草地上悠闲地吃着草。虽然有不少游客在草地上或行或坐,但是在这片辽阔的草原上,人和动物都显得那么微不足道,整个草原仍然是那么的美丽、静谧,真的是一片世外桃源景象啊。
真不敢相信,这就是传说中的小“香格里拉”、人间天堂吗?几个人立刻兴奋起来,不舍得马上离开这片草原,正好肚子也饿了,索性在山脚下大石头边上坐下来,打开带来的面包水果等食物,一边野餐一边欣赏这天赐美景。
更望湖草原,是湖,也是草原,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更望湖源头来自布泉河,是个季节性天然湖,春末夏初枯水的时候,这里绿草如茵,牛羊满坡,就像是一个天然大草场,是当地村民放牧的主要场所。而到了盛夏的雨季,中、下湖段往往在一夜之间便从牧场变成了一片湖泊。
吃饱喝足,有力气折腾了,大家拿出各自的相机拍照,没有三角架,把相机放在大石头上也一样可以拍合影。等我们臭美完毕,同车的游客早不见踪影了,想起来还有石林要去,赶快收拾东西挪地方。
可是,导游不见了,茫茫草原,石林往哪个方向走,一个都不知晓。问往回走的游客,人家远远一指,说看见那个山洞了吗,走过草原,穿过山洞就到了。
山里人常说“看到屋,走到哭”,我们也一样啊,远远看见山洞了,炎炎烈日下,也走了好久才走到山洞前。
这是一个很普通的山洞,看上去似乎还有人工开凿的痕迹,洞里黑乎乎的,但洞口前面很清凉,有几个游客坐在地上休息、乘凉。
我之前在网上看到网友说山洞里很黑,一定要带手电筒去,所以事先准备了一支充电式的小手电筒,到洞口前拿出电筒,发现开关是打开的,只有微弱的光可以照亮自己的脚下,可能是放在包里不小心按到了开关,电量几乎被耗尽了。真是太糟糕了。
恰好这时导游出来了,趁机借了他的手电筒,加上一个同事的手机里有自带的手电功能,差不多够几个人过山洞了。
山洞里面的石头也是坑洼不平的,中间还有一条浅浅的小溪流,就算是从小在大瑶山里跟着农村孩子摸爬滚打过的我,也要小心翼翼慢慢地一步一步踩稳了才敢挪动脚步,生怕不小心掉到水里湿了鞋袜。
出洞后,看到当地村民有挑着担子、推着自行车的,一样从洞里通过,不知道他们用不用手电筒,也许熟悉了根本就不需要,直接摸黒就过去了。
顺利通过山洞,这边就是石林了。千辛万苦跋涉过来,看到这片石林竟然有些失望,这哪是石林啊,分明是一些灌木丛嘛。
的确,这里的石林景观,称为石丛更形象些,因为石头都是非常低矮的,黑黝黝、一堆一堆、大片大片地呈现在绿草丛中,倒也有乱石嶙峋之壮观感。既来之,管它是不是石林,当然要拍照,然后顺原山洞返回。
石林是我们的最后一个景点,顺着山坡路往回走,可以看到路边有小小的螺壳贝壳嵌在泥地里,可见,雨季的时候,湖水曾经淹到过这么高的地方。
路上,可以看到有自驾游团队在这里扎帐篷过夜,在心里小小地羡慕了一番。在草地上休息等候集合的时候,叫导游帮我们照了一张合影,纪念我们这次难忘且快乐的六人组更望湖一日游。
最后,需要提醒各位游客注意的是,更望湖景区是尚未开发的处女地,是广西最后的香格里拉、人间天堂,希望进入景区的游客们注意保护环境,不随手乱扔垃圾,自觉将带进去的废弃物装入垃圾袋再带出来,让我们的人间天堂能够持续发展,为子孙后代留下这片美丽的世外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