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出干货:历代名医总结的中医诊病口诀!

搜出干货:历代名医总结的中医诊病口诀!


图片发自简书App


1.面肿为风,脚肿为水。

2.苔黄腻热正在肝胆,苔黄炎热正在脾胃。

3.病不辨则无以乱,乱不辨则无以痊。

4.去邪而不犯无过之地。

5.克敌者存乎将,去邪者赖乎反。

6.法不外仲景,理不外内经。

7.外入之寒,温必兼散,内生之寒温必兼补。

8.阳正在内阳之守也,阳正在外阳之使也。

9.宁舍其穴,不舍其经。

10.渴喜饮冷,腹外无热,渴喜饮热,腹外无寒。

11.阳络伤则,阳络伤则便血。

12.五净之伤,穷必及肾。

13.上燥乱气,外燥删液,下燥乱血。

14.寒之不寒无水也,热之不热无火也。

15.一切气病用气药不效,少佐芎归血气畅通而愈。

图片发自简书App


16.人身无倒上之痰,全国无逆流之水,故不乱痰而乱气。

17.凡病夜则删剧,夜则恬静,是阳病无缺及气病血不病。

18.凡病夜则删剧,夜则恬静,是阳病无缺及血病气不病。

19.夜则发烧,夜则恬静,是阳气自旺于阳分也。

20.夜则恶寒,夜则恬静,是阳血自旺于阳分也。

21.夜则恬静,夜则发烧、焦躁,是阳气下陷于阳外也。名曰:热入血室。

22.夜则恬静,夜则恶寒,是阳气上溢于阳外也。

23.夜则发烧、焦躁,夜则发烧、焦躁,是沉阳无阳,急泄其阳峻补其阳。

24.夜则恶寒、夜则焦躁,饮食不入,名曰:交织者死。

25.大凡气喷鼻者,皆晦气于气虚证;味辛者,多晦气于见血证,所当慎也;

用药古人名言

1.秦艽退黄最妙,以其性能退阳明经湿热邪气也。若无湿热则恐伤燥,又宜慎用。

--------清?程杏轩《医述?卷八》-------

2.石膏其性,一善清头面之热,二善清咽喉之热,三善清瘟疹之热,四善清痰喘之热。

--------民国?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

3.大黄去积,水荡之也;巴豆去积,火燎之也。

--------清?高鼓峰--------


4.黄芩之退热,乃寒能胜热,折火之本也;柴胡之退热,乃苦以发之,散火之标也。

--------清?杨士瀛《仁斋直指方》--------

5.荆芥最散血中之风。

--------清?汪昂《医方集解》--------

6.木香行气,平肝实肠;厚朴散满,行水平胃。

--------清?汪昂《医方集解》--------

7.盖外无恶寒发热身痛之表证,则不必用桂枝;内无眩悸吐涎之里证,则不必用肉桂。

--------清?王旭高《王旭高医书六种》--------

8.吴茱萸为厥阴之主药,上可温胃寒,下可救肾阳。

--------清?王旭高《王旭高医书六种》--------

9.柴胡散胆经之专药,即能散其郁勃之气,复能解其郁结之热,郁中有热,故风药不能治而柴胡能治之也。

--------清?张聿青《张聿青医案》--------

10.气燥血必燥,清气药中略加花粉、知母;血燥气亦燥,滋燥药中可加入芦根、石斛。

--------清?王旭高《医学当言》-------

凡治病勿伤胃气,久病宜保脾土。

欲治肝者,原当升脾降胃,培养中宫,俾中宫气化敦厚,以听肝木之自理

外湿表散,内湿宜淡渗。


邪在皮毛者,汗而发之。体若燔炭,汗出而散。

通则不痛,不通则痛;荣则不痛,不荣也痛。

哮喘必用薄滋味,专主于痰。

治哮必用薄滋味,不可纯用凉药,必带表散。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治痰法,实脾土,燥脾湿是治其本。

肺虚有痰宜保肺以滋其津液;脾虚有痰宜培脾以化其痰涎;肾虚有痰宜补肾以引其归脏

胁为肝胆之区,禁用汗、吐、下三法。(胁痛)

《经》曰:溲而便脓血,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平治权衡,察脉之浮沉;

去菀陈座者,疏涤肠胃也;开鬼门、洁净府者,发汗、利小便也。

吐血三要:宜行血,宜补肝,宜降气

(痿)断不可作风治而用风药。经曰:“治痿独取阳明。”

《医法圆通》:治癫贵于养心,兼于行痰;治狂务于祛邪,灭火为要。

《济世新编》:大抵狂为痰实,癫为心血少,治法俱豁痰顺气,清火平肝。

热痰主急惊,当泻;脾虚主慢惊,当补。

阴阳虚者,须培肾元,以阴阳蓄于肾也;

气血虚者,须调脾胃,以气血生于脾胃也。

肾中阴虚则肝心之病起;肾中阳虚则脾肺之病生。

胃为阳土,宜凉宜润;肝为刚脏,宜柔宜和。

肾脏内寓真阳,非温不纳;肝脏内寄相火,非清不宁。

乙癸同源,肝肾同治;滋肾水即以荣肝木;泻肝火即以安肾水。

善嚏者,肺病也。善噫者,脾病也。呵欠者,胃病也。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持脉有道,虚静为保。切脉之法,心空为宗。

举之有余,按之不足(浮脉);举之不足,按之有余(沉脉)。

脾脏宜补则健;胃腑宜疏自清。脾喜暖而恶寒;土恶湿而喜燥。

胃阳不伤不吐;脾阳不伤不泻。邪正不争不痛;营卫不乖不寒热。

宜补脾阳者,虽干姜、附子转能生津;宜补脾阴者,虽石膏、知母转能开胃。

热邪伤阴,阳明消烁,宜清宜凉;太阴告困,湿浊弥漫,宜温宜散。

血得寒则凝,得热则行,见黑既止。

血之失于吐衄者,阳明之不降也;血之失于便脲者,太阴之不升也。

治暑之法,清心利小便最好。暑热伤气,益气而暑自消;暑热伤阴,益阴而暑自退。

水系有形之饮;湿为无形之邪。

湿为重浊 有质之邪;

从外而受者,皆由地中之气升腾;

从内而生者,皆由脾阳之气不运。

燥邪辛润以开之;湿邪辛淡以开之。

气有余便是火;气不足便成寒。

阴虚者能发热,以真阴亏损,水不制火也;阳虚者能发热,以元阳败竭,火不归源也。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留而不去,其病为实。

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精补;精补不如神补。

上气虚者,升而举之;下气虚者,纳而归之;中气虚者,温而补之。

脉和缓者,元气之来也;脉强峻者,邪气之至也。

熟读而精灵自启,思深而神鬼可通。 —李士材

尊古而泥古,进退皆榛芜;尊古而不泥古,无路可有路。 —《北方医话》

古人用药立例,指引迷途耳。因例达变,在后人推广之也。 —《汪石山医学全书》

善医者,法门广大无边。不善医者,小心与大胆均误也。 —《古今医案按/俞按》

理不必深,但期征实;论不必高,但求适用。 —《周学海医学全书》

暑有阴阳之分。尿有赤浊之别。

病人不忌口,医生白动手

疹是太阴风热。癍是阳明火毒。

巅顶之上,唯风可到。

欲求南风,先开北牖。

肠痈下不厌早,肠癖补不厌迟.

无水舟停,增水行舟。

风为百病之长,头为诸阳之会。

人身不过表里,气血不过虚实。

面肿为风,脚肿为水。

苔黄腻热在肝胆,苔黄燥热在脾胃。

病不辨则无以治,治不辨则无以痊。

去邪而不犯无过之地。

克敌者存乎将,去邪者赖乎正。

法不过仲景,理不过内经。

外入之寒,温必兼散,内生之寒温必兼补。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宁舍其穴,不舍其经。

渴喜饮冷,腹中有热,渴喜饮热,腹中有寒。

阳络伤则吐血,阴络伤则便血。

五脏之伤,穷必及肾。

上燥治气,中燥增液,下燥治血。

寒之不寒无水也,热之不热无火也。

一切气病用气药不效,少佐芎归血气流通而愈。

人身无倒上之痰,天下无逆流之水,故不治痰而治气。

凡病昼则增剧,夜则安静,是阳病有余及气病血不病。

凡病夜则增剧,昼则安静,是阴病有余及血病气不病。

昼则发热,夜则安静,是阳气自旺于阳分也。

夜则恶寒,昼则安静,是阴血自旺于阴分也。

昼则安静,夜则发热、烦躁,是阳气下陷于阴中也。名曰:热入血室。

夜则安静,昼则恶寒,是阴气上溢于阳中也。

昼则发热、烦躁,夜则发热、烦躁,是重阳无阴,急泄其阴峻补其阳。

昼则恶寒、夜则烦躁,饮食不入,名曰:阴阳交错者死。

大凡气香者,皆不利于气虚证;味辛者,多不利于见血证,所当慎也;

治火切不可久任寒凉之品,重伤脾胃,便不可救。

益阴宜远苦寒,益阳宜防增气,祛风勿过燥散,消暑毋轻下通。

上越之阳,起于肝木,而沧陷之阳,处于脾胃。 —《张聿青医案》

阳本上升,阴从下吸则降。阴本下降,阳从上挈则升。阳降,则为蒸变化生之源,阴升则为滋养濡润之助。 —《张聿青医案》

宣一身之气化,务在轻清,通六腑之机窍,端在滑利。 —秦伯未《清代名医医案精华》

阳气下陷者,举而扬之;阴气不降者,抑而降之。 —《医贯》

气陷则仓廪不藏,阴亡则门户不闭。 —《医宗必读》

肝气宜升,胆火宜降,然非脾气之上行则肝气不升;非胃气之下行则胆火不降。—《医学衷中参西录》

水不升为病者,调肾之阳,火不降为病者,滋心之阴。 —《吴医汇讲》

少火宜升,壮火宜降。壮火降而而少火升,气得升而血得养,三焦皆受益矣。—《医方集解》。

1. 饮食有节,脾土不泄;调息寡言,肺金自全;动息以敬,心火自足;宠辱不惊,肝木自宁;恬然无欲,肾水自足。——《寿世青编》

2. 多记损心,多言耗气;心气内损,形神外散;初虽不觉,久则为弊;——(同上)

3. 养心莫过于寡欲。——《医学入门》

4. 勿以脾胃热冷物;勿以脾胃软硬物;勿以脾胃熟生物。——《折肱漫录》

5. 胃阳弱而百病生,脾阴足而万邪息。

脾胃乃后天之本,老年要以调脾胃为切要。——《老老恒言》

6. 食物有三化:一火化,烂煮也;一口化,细嚼也;一腹化,入胃自化也。

老年唯借火化,磨运易而输精多。——(同上)

7. 神静则心火自降,欲断则肾水自升。——《医学入门》

8. 善治精者,能使精中生气;善治气者,能使气中生精。——《景岳全书》

外感之病,其位在表,病情轻浅,以出入主其外。

内伤之病,多归于升降,其位在里,以升降主里。

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

有触心动为惊,无触心动为悸.

治病先调气,久病要开郁.诸病寻痰火,痰火生异证,腑病责脏用,脏病则腑用.

脾旺能胜湿,气足无顽麻.

实则太阳,虚则少阴.实则阳明,虚则太阴.

二阳之病发心脾.

夺汗者无血,夺血者无汗.亡血家无汗.

胃中热则杀谷,胃中寒则腹胀.甘温除大热.

湿热之症,阳明必见太阴.

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

百病皆由痰起.百病皆因于气.久病有瘀,怪病有痰.

早上头痛属气虚.晚上头痛属血虚.

久病阴火上炎,则津液生痰不生血,补血以制相火,其痰自除.

汗出不解,非风即湿,复杂做事,简单做人!

黄疸必伤血,治黄要活血

病不许治,病必不治,治之无功矣。

血不利则病水

痛而不肿曰风,肿而不痛曰湿,又痛又肿曰风湿。

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 —激励我精求方术。

俱视独见,无与众谋。 —告诉我仔细地诊察,肯定地判断。

凡治脾胃.当以调肺气.交心肾为先. —清.唐大烈

六淫之速,莫过风、火。(牢记此句,对过敏性疾病的诊断或许有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6,843评论 6 50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538评论 3 39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3,187评论 0 35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264评论 1 292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289评论 6 39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231评论 1 299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116评论 3 41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945评论 0 275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367评论 1 31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581评论 2 333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754评论 1 34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458评论 5 344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068评论 3 32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692评论 0 22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842评论 1 26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797评论 2 36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654评论 2 354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如果需要原文档(因文体限制,部分表格无法呈现)请联系QQ1769090563 本文由中医仲景协会整理收集 《内经选...
    陶墨阅读 34,342评论 0 33
  • 论人法于天地 [原文]人者,上禀天,下委地,阳以辅之,阴以佐之。天地顺则人气泰,天地逆则人气否。天地有四时五行,寒...
    天一书社阅读 5,729评论 0 18
  • 不管你是谁 群发的我不回 不是我不给你面子 实在是觉得太累 不管你是谁 群发的我不回 这真不是面子的问题 我只是怀...
    半夏0920阅读 687评论 0 3
  • storyboard文件的认识 是用来描述软件界面的。 默认情况下,程序一启动就会加载Main.storyboar...
    飞翔的道长阅读 205评论 0 0
  • 性别女,属猫,狮子座 无惊无澜的度过了20多年,本以为生活会继续这样从容的岁月安好,但就在快到30岁之际上天给了我...
    大岚_7f37阅读 420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