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出了一个话题:你觉得30岁前创业好,还是30岁后创业好?举出的案例是比如马化腾24岁创建惠多网,3年后成立腾讯。张一鸣22岁和同学创业协同办公软件,连续创业失败,7年后成立字节跳动。黄峥27岁首次从谷歌离职后创业,8年后创立拼多多前身“拼好货”。李彦宏31岁回国,和好友创立百度。马云31岁创办中国黄页,4年后创立阿里巴巴等等。
从上面的案例来看,基本上都是互联网行业的,其他行业的没有。但是各行各业的都有不少创业者,比如褚橙的褚老爷子,70多岁开始新的事业,比如昨天混沌的直播课里张磊和他的朋友们聊《价值》就是老中青三代创业者。
所以,我的答案是这个话题是个伪命题。创业与年龄相关吗?相关也不相关,因为不同的年龄段创业的人有不同的特征。比如30岁以前可能年轻,精力充沛,冲劲大,试错机会多;30岁以后经验、人脉和资源丰富,考虑事情更加周全。但是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为什么创业?搞清楚了创业的初心,有了想法,就赶快行动吧。
为什么这么说呢?创业一般分为主动创业和被动创业。
主动创业:
《创业36条军规》里说梦想是唯一创业的理由。首先是因为创业成功是个小概率事件;其次创业的过程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浪漫,要面对各种各种的选择和抉择,还有困难,或者背叛,让你能坚持走下去的如果不是梦想,不是自己一直想做的事情的话,岂不是没有任何乐趣可言?
主动创业的人也许某一天觉醒了,找到自己的方向了,这个时间是不确定的。然后开始执着于在不确定性的世界里创造确定性,最大限度的扩展生命体验。但是因为创业的复杂程度远远超过你的想象,很多人往往因为有一技之长就想创业,其实专长和创业完全是两码事,所以创业的成功率不是很高。就犹如《那不勒斯》里的天才莉拉,虽然天资敏捷,人生的愿望却是将自己的存在抹去,不留下任何痕迹;而莱农虽然愚钝了点,但有足够的野心和坚持去达成自己想要的生活。
创业,就是一个被梦想和使命追逐的不断起伏的修炼历程。这个历程里有欢乐,有痛苦,最重要的还要有方法和坚持、激情。从这个意义上讲创业要在30岁前开始。
当青春消逝,不管是精力还是激情都开始走下坡路时,创业的难度就更大了。我们在没有太多的人生成见与拘束时,会充满创造的激情与勇气。创业是一个体力活儿,熬夜、加班是平常事,尤其是创业初期,雇不起人也雇不到合适的人,很多事都需要创业者亲力亲为,对体力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被动创业:
被动创业有很多种可能,初始可能都是不创业就没有办法存活了。这种情况下没有后路,不像主动创业的有选择权。但是被动创业一样的也是为了改变生活,让未来更美好。这个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更是无法预测,所以创业的时机更是不确定了。
创业不光是要讲决心初心,还要看自己的能力和资源。在红利、资源、和喜欢里找到自己切入口,成功的几率相对应该大很多吧。
我一个没有创过业,未来大概率不会创业的人来谈创业,班门弄斧,自不量力了。但是人生不就是和创业一样吗?用初心来创造价值,找寻自己存在的意义。只不过创业者更加伟大。
因为创业者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创业,他们的行动会改变世界,让世界变得更美好。世界的未来在创新活动之中,在创新企业家那里,某种程度上来讲,现代政府应该与创新企业家共治天下。
预祝我们的老中青创业者们不忘初心,创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