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一直在想一件事情,就是人和人之间的差异真的很大,而且这种差异甚至是不在一个数量级上的,并且,这种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不同个体身处的不同的小环境所造成的。近几天,在和朋友的交谈中也屡次探讨到这一问题,我冷静的思考了一下,到底应该怎样平静并客观地接受这种个体差异,并主观的控制小环境对个体的导向作用。
首先,我们不得不承认的一点是:我们必须接受世上很多事情其实是注定的,拿个人来说,每个人的基因、出生在很大一部分上决定了你的性格的发展。就像有的人天生善良好施,有的人天生是反社会,而这种反社会反人类的人是没有办法在后天通过教化被改变的。将其放在一个更为普遍的层面上来看,可以说每个人都无法活出其性格以外的样子。其次,就是每个人的生活环境与所受教育对其成长的局限性。
我们或许会时常反思,为什么对于同一件事物我和其他人会产生如此不同的看法?为什么我无法对他们感兴趣的事物提起兴趣?为什么我无法理解他们的想法?我跟别人究竟差在哪里?
这种事物可能很大,例如政治形态或社会架构;也可能很小,小到只是生活中的一隅。但我们产生这样不同看法甚至相背离的感受时,我们不能否认的是,这实际上就是一种个体差异。并且这与先天基因,后天教育以及成长环境是分不开的,你没有办法把它们中的任何一点单另出来讨论,或者试图通过后天改变性格。
这一点我在中学时代就深有感受。比如我从小就无法对某些事情提起兴趣。对于人类的很多情感,或者是一些劣根性的状态,我都不屑一顾,甚至是持一种嘲讽的态度。从小我对于人和人之间的小情小爱,对于个体和个体之间微妙敏感的关系变化,都没有感觉。以前班上喜欢传八卦,谁和谁在一起了,谁和谁吵架闹矛盾了,对于这些事情,我几乎都是最后一个知道的,而我消息的来源永远是我身边的几个小姐妹,如果没有人主动告诉我,那么我永远不会主动去观察这一类事情。我开始以为这或许和我提早一年上学,因此班上同学都把我视作小孩子有关,又或许是因为我身上男孩子性格的因素过重,所以我可能对女孩子的事情不是很感兴趣。除此之外,还有一切的毛绒玩具,喵星人汪星人等一类女孩子喜欢的事物我都不感兴趣。但后来,我渐渐意识到,这实际上就是一种个体差异。
当少年时代的大多数同龄人都把心思放在情感触碰与纠纷时,我并没有把时间花在这些在外界刻板印象看来本应忧虑的事情。我对于我童年和少年时代的记忆,无外乎钢琴小提琴声乐舞蹈。我对于艺术的喜爱和对于音乐的敏感,大概是与生俱来的。
我很感激这个时代,也很感激我所处的家庭环境,能让我有完全自由的选择权,并获得人格上完全的尊重。我在少年时代折腾尽了所有我想做的事情,我把高中生活过的像大学社团,当然,代价就是过于自信的盲目下导致的一击而溃。但我并不后悔我所做的每一件事,因为我日后的所有经历都或多或少受益于我过去的所学所见。
上个月高考结束后,有很多人来问我或托人问我高考如何报专业,他们说他们不知道自己想学什么,不清楚自己喜欢什么。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对于自己的兴趣点一无所知,这无疑是一种悲哀。但是,有很多人将这归咎于我国的高考机制下的应试教育,他们说应试教育是一种单方的信息灌输式的教育,是在榨取青少年的时间和精力,使得青少年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没有价值观,没有是非观,更得不出自己的立场。无疑这种现象是令人唏嘘的,但实际上当代青少年独立思考能力与价值观、是非观的缺失,并不能完全归责于高考机制,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童年经历、早期教育、家庭环境以及自身的探索求知欲。而应试教育最大的问题实际上是忽略了个体间的差异性,用一种固定的框架将所有人束缚在其中(对于这一点,暂不作讨论)。
在当今社会,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我们无法轻易地移民国外,我们也没有高官权贵,高考对于普通学子来说,是相当公平的一种机制了(个人看法,别撕)。并且,除去极个别现象,这个时代的父母,基本上不会因为经济原因而剥夺或限制子女受教育的权利,因此唯一的差异在于父母是否给予了他们子女完全的尊重与自主选择权。有一类很悲哀的人,他们从小便处于父母完全的压迫下,他们被迫完成父辈交与他们的任务,他们背负着来自长辈和学校的双重压力,努力达成外界对他们的期待,他们一直活在长辈替他们规划好的道路,或是迫于现实的压力,而无奈选择自己并不感兴趣的方向。因此,他们从不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长大后自然不清楚自己想学什么。如果从更严重的角度上说,这很可能造成性格上的某种缺陷,引起一种极度膨胀的不安全感。
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提到,一个人的童年经历将影响他的一生。我完全赞同弗洛伊德的这一观点,但并不只是局限在他所提到的一种病态的童年经历,而是应当将这种影响放大到一个人的教育背景和家庭环境给他带来的成长的局限性。
“近墨者黑,近朱者赤”这一成语从小学到大,也正说明了客观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我非常感激我正处的这个环境,让我能与同龄或不同龄来自各行各业的人进行交流,让我依然对这个世界充满热情,保有探索的欲望,并始终坚持一定的社会责任感。
近一年来,我越来越相信学校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至关重要。身边来自不同高校的同学身上都有着不同的气质,而来自同一高校的同学身上或多或少都带有同一种气质,想必是与学校环境有关的。我无法想象如果17岁那年我选择跟随大众潮流去中国石油大学就读,那么现在的我会是什么样的,或许生活会很轻松,但却不是我想要的。
虽然我现在学习着法律,但实际上我对私刑一直有着某种执念,我甚至非常不理智的希望诉讼时效无限延长,希望对暴力性犯罪扩大死刑的适用范围。我知道在这一程度上我相当不理智并且不成熟,但我也同时深知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将其缩小的生活中,对于朋友圈分享“岁月静好”、“正能量”、“x句金言”一类的人,以及在群里胡言乱语丑态毕露的人,我也非常不理智的想要将其屏蔽或踢出。我完全有能力这样做但我知道我不可以,我必须尊重并接受这个社会上个体间的差异,并在一个小范围的圈子里保持着这种平衡。我们没有必要强迫人生观、价值观不一样的人,但我们得接受他,而不是将其简单的区分。
那么对于这种性格上的因果关系,以及小环境导向作用下的逻辑性,我们是否有办法对其进行主观上的掌控?
我无从而知。
或许经典可以。
BY.一闪一闪张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