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考生、家长们都在忙于志愿的填报,有的为此寝食难安,有的因此集思纳贤,更甚者争论不断,总之就是一个“难”。
无论是高分段的还是低分段的,面对地域、专业与院校很难做出一个完善的选择,好像是选择哪个都有缺憾。其实这是正常的,无论你怎么选择都有缺憾,因为你在选择志愿的时候,定位经常发生变化,所以就会产生这样的缺憾。
今天和几个考生家长彼此交流一下填报志愿情况,再一次坚定了在填报志愿过程中,“定位”的重要性。其中一个考生与我家孩子这次高考成绩是一样的,而且同位次的就有90人,本可以选择一个211的院校,而这位考生家长却给孩子选择了政法类的非211院校,而我却给孩子选择了一所211的院校。还有别一个家长,他的孩子根本就没有让其操心,自己决定了报考的专业与院校,当然是一所非常好的985院校,而这位考生同样是把专业与院校作为自己的定位,该专业属于该院校一流的基础性专业,看得出,这位考生重在打基础,将来必有大作为。
通过我和这们家长对孩子的志愿填报,以及这位考生的填报志愿,都是因为自己的“定位”不同,而填报的志愿也不一样。那位家长的定位侧重于专业兼地域,而我的定位则偏向于院校兼地域,那位考生则是根据自己的高分而全面衡量。选择根据自己的“定位”而定志愿,这是快速填报志愿的最便捷的方法之一。
所以,还未完成志愿填报的考生、家长们,一定要明确自己的定位,切不可让定位左右摇摆,导致志愿填报难以做出合理的决定。
是偏重于专业,还是侧重于地域,或者是其他,定位很重要,如果你在填报志愿过程中有拿不定的,不妨先想一个自己的“定位”,想想你到底是以什么为准来定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