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过年过的是年味,那城里的年味肯定是淡了很多。
年是一定有味道的,那种年味也一定停留在老家,是乡村的老家。
所谓年味,更多停留在关于童年的记忆里,也几乎停留在80后以前的年份里,那过去时代的年味,才是真正的纯朴的年味。
进了腊月,年的味道就逐渐出来了,那是筹备过年的一种忙碌,而那种忙碌,一定是在一年中最冷的日子,但心中是最暖的。
家家户户开始忙碌起来,确切的说,首先为了准备吃的而有的忙碌,淘米是曾经北方过年最早的忙碌,大黄米小黄米用来磨成面,然后发面,芸豆小豆用来做馅料,一锅一锅的粘豆包陆续出锅,一锅一锅的年糕也相继蒸完,凉了后放进一缸又一缸里,作为过年和春季主要的主食。
如果年景好,杀一头猪那才叫真正的过年,圈养了一年的肥猪,一定为过年增添足够的味道,毕竟有肉吃,那才叫过年。
早晨起来,叫上左邻右舍,把猪捆好,约来杀猪把式,一刀下去,猪长长的嘶鸣,划破寂静的乡村,也昭示这一家人过个好年。
猪全身都是宝,猪血放进盆里做成大块猪血,猪内脏清洗干净成为另一种美味,猪肉一块块切好放进缸里,猪身上几乎没有一处是用不上的,如果猪肉吃不了,还可以出售给村里的其他人家,会给家里增加不少收入。
如果说非有一处不能用,那就是猪尿泡了,也就猪的膀胱,猪把式会把它吹足气,圆鼓鼓的像个气球,然后扔给孩子们玩耍,就是这么一个肉气球,也会给孩子增添不少过年的气氛!
杀猪必做杀猪菜,杀猪菜在东北,那绝对是最硬的一道菜,在那个贫困的年代,过年的杀猪菜更蕴含浓浓的年味,左邻右舍都能得到一碗,那可是真的太香,有酸菜为主的,也有干白菜为主的,里面都会有大量的血脖子肉,大块猪血,甚至还有猪血肠,在曾经,过年能吃上肉,可真是太难得了。
年味是层层递进的,绝不是单一的内容就能体现,每一个关于年的准备动作,都是越来越靠近年的。
在准备了大量的吃喝之后,紧随其后的就是各种搞卫生,院里院外,墙角旮旯,都要做最干净的扫除,屋子里更是要彻底打扫干净,不仅仅要清除墙角的蜘蛛网,还要用白色的土进行粉刷。
赶大集是腊月采买的重要环节,各种年货,能备多少就备多少,红糖白糖、新衣新袜、油盐酱醋、各色糖果、瓜子花生、甜枣冻梨、花式糕点、红绿年画、各种鞭炮等等。
当然,准备的多少,和每一家的经济状况关系很大,但无论如何,每一家都尽可能的做着最大的努力。
在准备好所有年货之后,也就离过年三两天了,这期间,赶写春联就成了最后的冲刺,每个村子都会有几个人会写春联,这几天,这几个人是最忙的,只见三三两两的人腋下夹着红纸,陆续进到会写春联的人的家中,只见那人稍作思索,在事先裁好红纸上刷刷点点,喜庆的春联就布满房间,晾干了会被同村人收卷带走,临走时口谢连连。
这时,我是最高兴的,因为父亲善写春联,这当然和父亲毛笔字的功底密不可分,这几天,来写春联的人当中,总会有人带一点礼品,而这些人当中,我最喜欢制作鞭炮的那个人,他总会兜里装一些二踢脚,让我好生期待。
那年月,很多人都会刻挂钱(一种在各色纸上刀刻的简单图案和文字,然后粘在门楣或者屋檐下,长长的色彩纷飞),那刀刻时飘落满地的花色纸片,也飘散出年的氛围。
大年三十的前一天,家家户户忙着张贴春联和福字,每家每户大门口都会有人,天虽然冻的人只搓手,但年带给人们的确是笑容。
年味最足的时刻终于来了,那一定是年三十的晚上,当然,中午也是饭菜最丰盛时候,各种美味佳肴伴着醉人的美酒,一家人微醺着说说笑笑。晚饭是相对简单的,毕竟中午已经大吃大喝了。
吃罢晚饭,开始守岁,顾名思义,就是熬夜静待午夜零点,这期间,还要包饺子,因为午夜时分还要加一顿饭,少数饺子里要放硬币的,午夜时吃出硬币的那个人是幸运的。
待到临近24点,家家户户开始“发纸”(就是烧纸祭奠各路神仙,然后各种鞭炮燃放),这时,乡村的沸腾的,络绎不绝的鞭炮一并点燃,乡村像开了锅一样,接连不断的鞭炮不仅照亮了整个夜空,也让安静了一年的乡村喧腾的无以伦比,这时,家庭条件好的要燃放烟花爆竹好一阵子,也会惹得很多人远远观望,这家也会博得大家的赞赏。
这种热闹一定要要到后半夜两点左右,因为总会有男主人因为贪恋牌局的输赢而延误了“发纸”的时间,匆忙赶回家后,延续了又一波鞭炮齐鸣,这时,吃饺子吃出硬币的人会高兴的难以入睡,即便电视上春节联欢晚会已经结束,喜悦之情也足以让其无法安眠。
大年初一,几乎没有睡懒觉的,早早起来后,所有人都会换上新衣服,挨家挨户去拜年了,“过年好”的拜年声就络绎不绝了,有年龄大的老人家庭去拜年的会更多呼啦啦来了一波,又呼啦啦来了一波,在满是瓜子壳花生壳的地面呼啦啦跪下去一大片,炕上的老人就又一次合不拢口了。
每家每户的大门都是敞开的,炕上更是摆满了瓜子糖果,好烟好茶统统摆上来,用最火热的场面招待着拜年的邻里乡亲。
孩子最高兴的时刻到了,拱着小手拜年,更是不断跪地磕头,因为,长辈总会发放红包,红包毕竟牵动着每个孩子的心。
整个正月,都是乡村最嫌的时刻,人们再也不去劳动了,难得趁着春节无所事事的待上几天,聊着今年,聊着来年,不安分的总会去凑个局,没日没夜的耍钱玩几把,也总会有人在老婆变色的脸色里低头回家,这预示着这个人肯定输了不少钱,正月,终究是个闲月。
老家的年味就这么纯朴,纯朴的没有什么修饰,人们总是用最隆重的方式庆祝这这个传统的春节,而这些所有的方式,基本大同小异,但主题都是喜庆而祥和,热烈而质朴。
老家的年味,是最真挚的,这种感情里,沉淀了中国人几千年的文化,也道出了人们心中最真挚的渴望,渴望风调雨顺,渴望家人平安,渴望五谷丰登,渴望国泰民安。
相对于城里的年味,我更爱乡村的年味。因为那里是快乐的老家,老家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是无法割舍的眷恋,人生充满百味,唯独老家的年味,夜夜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