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爱好广泛的人,好奇心还重,冷不丁遇到有趣的事物,就想研究透亮了。
看《向往的生活》王珞丹那期,她和刘宪华玩滑板,王珞丹站在滑板上显得游刃有余,她右脚踩着滑板,左脚滑地前行,还玩了花样转了一圈,太帅了。
我被种草了买了个滑板,在家里练了一阵子,还跑去广场找滑板少年取经,玩着玩着就搁置了,到现在滑板还摆在墙角。
看了很多瑜伽老师的照片,觉得太美了,幻想自己也可以美到没朋友。准备了瑜伽垫、瑜伽球、瑜伽服、瑜伽砖,操练了200天over了。
后来也尝试很多东西,都没有坚持太久,坚持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坚持。
读书是坚持最久的事,这么多年一直没有断过,一年100本书的输入量,一直到现在。
上学的时候读书对我来说是压力,学习只是为了考试,考出来好成绩,这样老师看重我,爸妈也高兴。
但是我特别宝贝我的书,书到手里会买来好看的书皮纸,把它们细心的包起来,防止拿来放去的把书皮弄皱。
我开始攒书,攒了很多书,后来因为搬家,书放到朋友那里就没有了。
工作之后开始读起书,那时候读书成瘾,恨不得一天二十小时都泡在书里,一看见书店就爱的不行,经常往返图书馆,找出珍藏的书坐在有窗的角落里看书。
一本书很快就看完了,赶紧抓另一本书来看,那时候觉得好书太多了,一本书和下一本书没有空窗期,每一本书都给我不同的惊喜。
看书看的太急了,吸收的少,往往一本书读完没多久就忘的差不多了。于是我开始研究读书方法,要怎么“吃透”一本书,通过阅读笔记把书读薄。
书像一个宝藏,越挖越觉得惊喜,让我产生了不同的思考和共鸣。我不再是一个空壳,读书越多越觉得有什么东西慢慢从心里生长,我想这就是底蕴吧。
腹有诗书气自华,书给我带来了很大的转变,看的透了,明白的深了,感悟也多了。
读书已不再是坚持了,已成为了我的习惯,今天收拾屋子,发现不知不觉家里又攒了很多书,原来自己做的书架已经压塌了,不得不重新换一个了。
读书这件事我相信我会一直做下去,把自己的读书领域扩宽,眼界才开阔,行万里路也要读万卷书,任何的事都不是白经历的,都会刻在人生的轨迹上。
杨绛曾在《读书苦乐》中写道:“读书就好比到世界上最杰出的人家里去串门。
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
翻开书面就闯入大门,翻过几页就登堂入室。
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者另就高明,和他对质。”
读一本书就走进了一个作者的内心世界,可以看他所看,思她所思。总是徘徊在门外,不如去敲敲门,去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