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广大农村,庙堂是最广泛最突出的建筑,也是研究中国古传统文化的最多遗存,因为至今仍有很多庙会仍然十分火爆,国民特别是农村人"耕田读书求富贵,尊老爱幼敬神灵"传统文化思想早已根深蒂固,深深地烙在血脉之中,代代相承,连绵不息,为此善良人们,总是节衣缩食,无偿地捐献给寺庙,选最好的位置,建最好的庙宇,让神灵居住,同时把自己的一切因果祸福归功于神灵,在面对困难与艰险,失败与挫折时,他们都会认命而无怨言,求得自我心理的释放与平衡,继续努力生活,也正是这种原始的自然的朴素的思维习惯,承载了中华文明的发展与壮大。
每一个村庄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庙宇,敬奉着神灵,寄托人们朴素虔诚的心灵,当生活中无助时,他们就会习惯的去烧香祈祷,祈福神灵保佑,祖先保佑,在中国神仙都在洞穴殿堂道观之上,祖先都在家庙祠堂之中,她们的灵魂是永生不灭的,牢牢掌控着人之心灵,几千年下来,庙堂之多,神灵之广,难以数计,蕴涵了中国人思想心灵的方方面面,但基本都是人类自己努力创造出来的,反过去又去影响着后来的人们的心灵行为习惯,常言道,人在做,天在看,人可欺,天不可欺,举头三尺有神灵,不敬人知敬自知,说的就是一个道理,敬神灵,敬祖先,其实是敬自己,敬自己的良知,这也说明了心正治百邪,心底无私天地宽的因果循环之理。
原陈村村中及周边庙堂有很多,村南的山顶上有高天庙,据说还有戏台,塔楼等,现在只能看见破砖残瓦淹埋黄土之中了;村西南罗云山之颠有菩萨寺,有山泉,有院落窑洞,石碑很多,今年疫情期间有人发视频图,损坏已十分严重,破窑断墙,杂草从生,人已可直至窑顶了;村西聚仙峡内有聚仙洞(石明姑姑洞),还有弥勒寺(也称娘娘庙待考),有神松,进聚仙洞必须路过,早已毁坏;妥当山之巅有山头庙,据说是土地庙,在抗日战争时期破坏;村北好象无庙,村东为伏珠村,寺庙也不少。村中现学校门外旧水窑处原有娘娘庙,因建水窑拆迁;泊池西口有三官庙(也称三光官),庙为四方院落,有大殿,有偏房,东西窑洞对称,南开三门,门前有东西楼圪洞,楼上为戏台,建筑宏伟气派,壁画雕塑十分精典,可惜陆续拆除,现原址旧窑尚在,是村中唯一留下的庙堂了;泊池北有佛庙,南台上也有小庙,只是早没人去探究是什么神灵居住了。村中还有陈姓祠堂、姜姓祠堂等,都为窑洞建筑,都已改作他用,各姓氏早没有了集体的祭祀活动,姓氏观念文化,家训家言有待提倡恢复发展。
虽然现在很多庙堂建筑已不存在了,就象今天的人们已很少用神灵解释事务的因果一样,人类毕竟进步了,然而,曾经在这些庙堂之中发生过的故事,至今流传的还很多,听起来也十分耐人寻味,令人深思。
(未完待续……高天庙迷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