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父母在自己的童年时代就无法体验到平凡的经历,那么他们日后也无法容忍自己孩子的平凡。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将会伴随着巨大的压力,竭力做到不同凡响,其代价则是牺牲纯真。与其将如此大的压力施加给孩子,为何不欣赏他们的平凡呢?我们能在孩子的平凡当中发现不凡之处吗?
有些父母对我说:“我们想让孩子在各方面都接受最好的东西,这有什么错呢?为何不该送他们去上芭蕾课、网球课、游泳课?”我并非提倡家长限制孩子的拓展欲望。鼓励孩子开发多种能力是尊重孩子天性的一种途径。我要强调的重点是帮助孩子确立一个观点,即他们的价值感并不取决于他们的成绩。
期望孩子出色是很正常的想法,但前提是即便孩子平凡无奇,我们也会为他们感到欣慰。如果我们拒绝接受孩子的平凡,就等于教他们沉湎于生活的夸张一面。他们就会相信,唯有卓然出众才能赢得掌声与关注,于是便会不断追求“更大”和“更好”。相比之下,如果孩子能理解平凡的价值,就会对生活本身安之若素。他们会欣赏自己的身体、自己的心灵,与他人分享微笑的乐趣,关心他人的权利。这一切都始于父母的教导。